•立案侦查概述•立案的条件与程序•侦查措施与手段•侦查终结与起诉•立案侦查的监督与救济立案侦查的定义立案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报案、举报、控告或者犯罪嫌疑人的自首等材料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依法开始侦查、调查的诉讼活动。立案侦查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环节,是确保刑事诉讼活动合法、公正、及时进行的前提和基础。立案侦查的目的是为了查清犯罪事实,收集证据,为后续的起诉、审判等诉讼活动提供依据和支持。立案侦查的程序立案侦查终结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报案、举报、控告或者犯罪嫌疑人的自首等材料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应当立案。经过侦查,认为案件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终结侦查,将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侦查立案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应当立即开始侦查、调查活动,收集证据,查明犯罪事实。立案侦查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010203立案的条件事实条件法律条件政治条件社会条件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符合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属于该机关管辖范围。社会危害性达到一定程度。立案的程序010203接受报案审查通知当事人立案的审查与批准审查内容01批准程序02审查期限03侦查措施拘留措施取保候审措施。逮捕措施监视居住措施侦查手段01020304现场勘查询问证人讯问犯罪嫌疑人鉴定结论侦查取证收集证据保全证据审查证据运用证据侦查终结的条件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1法律手续完备23不存在继续侦查的必要侦查终结的程序制作结案报告报请审查批准通知当事人侦查终结后的处理撤销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其他处理立案侦查的监督监督主体监督内容监督方式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立案侦查活动进行监督,同时,被害人也有权对立案侦查活动进行监督。监督内容包括立案决定是否合法、侦查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强制措施是否适当、涉案财物处理是否合理等。人民检察院可以通过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抗诉等方式进行监督,被害人则可以通过申诉、控告等方式进行监督。立案侦查的救济途径申诉上诉抗诉赔偿请求立案侦查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