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背后的故事——善待每一位学生科学研究表明,大多数人的智商不相上下。可是,每一届学生当中,学习过程表现出来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其中,学困生往往是老师下功夫很大,收效却很低微的一群人,总会让老师痛心不已。我想,每一位学困生背后都有一些让人心酸的故事。教师只有深入探究其形成原因,而后再做出正确结论。小凯,七、八年级是班里中等生,听话,文静,从来不找余事。进入九年级不久,忽然经常旷课,成绩下降许多。我和班主任作家访,才了解到一些情况。小凯是家中唯一的男性继承人,爷爷年少时上学不多,但在那个年代,却也凭着勤劳打拼出一份家业:一幢四四方方的小院,给唯一的儿子娶了媳妇,也算是经过世事的人,这使老人很骄傲。爸爸初中没上到头,回了家,至今以运输为生,倒也能养家糊口。于是,在这个家形成了上不上学都一样的观念,多人几个字又没用的想法使他们对小凯的学习漠不关心。爸爸妈妈出车,一走就是几天,管理教育小凯的任务就落在爷爷奶奶身上。作为唯一的孙子,爷爷奶奶的溺爱无疑又多了几分。心疼孙子喜欢上网,督促儿子给孙子购置了电脑。这下好了,孙子称心了。独处一室,上网到半夜,对网络的迷恋使小凯失去学习兴趣。那天家访时已是上午11点,小凯依然赖在床上不曾起身,爷爷奶奶并不强求,说到小凯上学,两位老人只是说,等父母回来再商量。而且一再强调,自己只是负责孙子的吃饭,其他一概不管,也没法管。我们无言以对,面对这样的家庭,教师又能改变些什么呢?小萌,成绩一直不错的一名学生,春节过后,忽然没来学校。仔细一打听,才得知根源:父母因家庭琐事吵架,母亲一气之下回了娘家,把年幼的妹妹扔在家里无人照看,父亲没办法,只好让小萌留在家里。还好,过了几天,小萌回到学校,但是情绪明显有些低落,学习成绩也有所下滑。我们都知道,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很多情况下,作为教师的我们只能为一个个出现意外的孩子惋惜,正是读书年龄,却不能在教室好好读书。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我们真的无能为力。所以,关注善待每一位在校的孩子,我们才不会后悔,不会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