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思路探讨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前言管理的实质是决策,决策的基础和依据是信息。因此,信息是管理活动的基础,是联系企业管理活动的纽带,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组织化程度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量越来越大,对信息的处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要想随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运行情况,并且能够适时地做出科学的决策,必须有先进的信息处理系统为其提供支持。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就是为了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它包括管理科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方面的内容。管理信息系统可为管理活动中的预测、计划、控制和决策优化等提供先进的手段,并为管理思想、组织和方法的现代化创造条件。可以说,管理信息系统可促使企业向信息化方向发展,使企业处于一个信息灵敏、管理科学、决策准确的良性循环之中,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它是企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那时中国各级企业都面临升级评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规定,企业升级必须要实现现代化管理,于是企业一窝蜂上了许多pc机,但这些pc机大多成了升级检查时的摆设,没有派上真正用场,企业付出了巨额投资,却没有见到经济效益。从表面上看,这段时间虽然是信息化建设的高潮期,但实际上企业的行为相当盲目,70%”80%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失败的。经过那一次失败,90年代初,企业领导变得谨慎,也成熟了一些。他们认识到,信息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盲目地搞搞,需要认真反思、总结经验。经过几年的沉寂,在国际、国内的激烈市场竞争的推动下,企业认识到,要生存必须第1页共6页要有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1996年起,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进入第二阶段:,全国掀起了信息化建设的新高潮。在这个阶段,虽然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已开发完成的管理信息系统在较大程度上未能发挥预期的效率和作用,有的管理信息系统甚至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之后稍加使用就显露出巨大的缺陷因而被束之高阁。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这里面既有mis应用者的问题,也有开发商的问题。下面把这些问题做一个归纳分析1商业企业经营者与计算机软件开发者都处在认识对方领域的盲区,例如,软件开发商常常缺乏商业经营与管理经验,所接触的客户数量有限也阻碍了开发商解决用户真正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商业企业缺少实现mis应必备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缺少与之相匹配的基础管理规范不口标准。所以,在mis所实现的目标及方式方面、软件功能需求描述与实现方面、系统适用性与扩展性方面、控制维护程度方面、项目资金投入方面以及双方互相理解与信任方面存在着错位,盲区越大,错位越大,建立企业mis成功的几率就越小。2商业企业经营者与计算机软件开发者对管理信息系统所要达到的目标都不明确,开发者凭自己的经验和想象设计系统,从而影响了系统的实用性和适应性,用户难以接受系统。3部分企业领导受先进国家技术至上主义的影响或崇拜日本、欧美的先进流通企业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思想,不顾自身企业实际的资金投入、组织管理和人员等因素,盲目设定过高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目标,盲目投入大量资金,过于乐观地估计实施过程中将要付出的各个方面的代价,因而当实施不成功时,造成较大的挫折和损失,甚至造成管理者和企业员工对计算机信息管理的恐惧感不口不信任感。4部分流通企业长期在传统管理模式下运营,工作流程中需要大量的人从事简单的重复性手工劳动。实现计算机信息管理后,多数类似岗位的繁重工作将由计算机轻松完成,在大量解放手工劳动者的情况下,许多员工害怕被取代、下岗不口对第2页共6页以后工作感到茫然,造成了实施过程中组织结构调整、工作流程调整中的矛盾,甚至是破坏力。5mis建设中常常开发了大量的程序,再一次性地投入试运行,还有的对开发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估计不足,把开发规模开展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