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三单元中国少数民族舞蹈选修模块——体验壮族舞蹈教案南宁市第十九中学执教老师:谭喻一.指导思想壮族民间舞蹈是壮民族的根脉,是壮族民族精神和灵魂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优秀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以体验感受壮族舞蹈为主,以《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为依据,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壮族音乐舞蹈感兴趣,感受壮族舞蹈的民族特征。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激发其自觉保护和传承本土艺术的热情。二.教学目标1.了解壮族舞蹈的起源,特点。2、学习壮族舞的基本动作,并尝试进行创造性表现。3、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激发其自觉保护和传承本土艺术的热情。三.教学内容1.壮族舞蹈的起源,特点。2、学习壮族舞的基本动作,并尝试进行创造性表现。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壮族舞蹈的起源,特点,学习壮族舞的基本动作。难点:根据音乐进行舞蹈创编五、组织与教法1.通过教师设问,启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学习壮族舞的基本动作。学生通过观摩、讨论问题、创新动作组合,在课结束部分进行知识问答,激发学生探究创新意识和培养团队精神。2.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个体差异,采用分组、分层次的小组自编组合动作练习和展示,使学生敢于表现自我体验成功,提高自信心。六、教学过程12至13大二、结合所学的华尔兹舞基本动作分层分小组自编或改编组合动作。①各小组领问答题目。②分层分小组讨论问题和学生根据需要观看华尔兹舞表演的VCD碟或黑板的图片展,模仿参考。*实践:③分两个层次三大组:层次一:基础组,基本组合动作练习;层次二:创编组,自编组合动作练习。*展示各小组动作组合展示。重点:开发学生的创造力难点:表情与动作的结合合作学习:分小组探究学习、练习。互相交流促进各小组能自编简单的组合动作。◎发展个性◎通过小组研究讨论遴选最后达成共识◎通过交流互动,学习经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共同发展的合作精神。*收获果实体验成功巡回指导(教师鼓励学生自创动作教师再结合动作规范要求给与适当的建议表扬交流※分小组练习探究学习。小组讨论自编组合动作。合作学习练习组合动作。※※个性化魅力展示小结6至7小·手语放松操·知识问答和总结本节课情况教师提问评价※过程比结果重要。※表情与动作并重。※表情与动作并重。※学生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