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一生物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案一、内容及解析1、内容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必修一模块第三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细胞核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更加全面和完整,进而从从生命系统的角度认识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为以后的学习做铺垫。同时,教材的设计也创设了有利于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究分析、交流与探讨中对细胞核的重要性以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有深刻的领会,也让学生体验了生物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2、解析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对细胞核的结构已有了初步的认识,经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对细胞各部分结构和功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还需要引导学生形成统一的认识,构建知识的整体性。二、目标及解析1、目标知识与技能:阐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分析资料。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在合作与交流中分享解决问题后的的愉悦。2、解析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以“问题探讨”入手,引发学生对细胞和功能的探究兴趣,指导学生分析资料进而总结出细胞核的功能。借助多媒体和自制的教学工具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引导学生探讨细胞核在结构上有哪些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结合前面的知识,形成认识—细胞核是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三、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问题探究、导入新课→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二)教学情景问题探究导入新课细胞核的形态分布:真核细胞除了细胞质之外,大多数的细胞都有细胞核。资料1:科学家用黑白两种美西螈(一种两栖动物)做实验,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取出来,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移植后长大的美西螈,全部是黑色的。资料2:科学家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有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有核的一半能分裂,无核的一半则停止分裂。当有核的一半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如果这时一个细胞核挤到无核的一半,这一半也会开始分裂。最后两半都能发育成正常的胚胎,只是原来无核的一半发育得慢一些。资料3: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变形虫切成两半,一半有核,一半无核。无核的一半虽然仍能消化已经吞噬的食物,但不能摄取食物;对外界刺激不再发生反应;电镜下可以观察到退化的高尔基体、内质网等。有核的一半情况则大不相同,照样摄食,对刺激仍有反应,失去的伸缩泡可以再生,还能生长和分裂。如果用显微钩针将有核一半的细胞核钩出,这一半的行为就会像上述无核的一半一样。如果及时植入同种变形虫的另一个核,各种生命活动又会恢复。资料4:伞藻由“帽”,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细胞核在基部。科学家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两种伞藻做嫁接和核移植实验,如下图。讨论:1.资料1说明美西螈皮肤的颜色是由细胞核还是由细胞质控制的?结合初中学过的有关多利羊产生过程的知识,你认为生物体性状的遗传主要是由细胞核还是由细胞质控制的?为什么?答:细胞核,生物体性状的遗传主要是由细胞核控制,因为细胞核中有DN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上有许多基因片段,控制着生物的性状。2.从资料2可以看出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什么关系?答:细胞的分裂、分化与细胞核有关。3.分析资料3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答: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4.资料4说明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还是细胞质有关?答:与细胞核有关。5.你认为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答: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用一根玻璃针,将一个变形虫切成两半,有核的一半能继续生活,无核的一半死亡。如果将一个变形虫的核取出,无核部分能短期生存,但不能繁殖后代,单独的细胞核则无法生存。如果去核后三天,再植回一个细胞核,这个变形虫则生活正常:(1)正常细胞中核与质的关系是?答: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相互依存,缺一不可。(2)无核部分最终死亡的原因是?答:细胞中无细胞核就无法正常生活。(3)单独的细胞核不能生存的原因是?答: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