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欣赏行路难内容简析《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这首诗是天宝三载李白离开长安时所写。诗的开始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情厚意,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千金,设下盛宴为之饯行。“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面对这样的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番盛情,肯定是会豪饮的。可是,今天他端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了。他离开坐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这一串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但是,诗人并没有甘于消沉,而是从吕尚和伊尹的遭遇中得到了信心。虽然现实是那么得艰难,道路是那么得渺茫,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最终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相信终有一天会达到理想的彼岸。本诗利用比兴的手法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诗人不畏人生艰难,不放弃自己的理想,没有消沉下去,是令世人学习的。创意说明朗读、感受、赏析、讨论、交流活动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诗句。体会诗人情感,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2、学会鉴赏诗歌,感受诗歌的风格。◆过程与方法诵读品味、点拨引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这首古诗,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活动时间1课时活动过程激情·导入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1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是一首别具一格,富有特色的“肖像诗”。里面描写了八个同时代的酒仙,其中有一个重点人物,用了这样四句来描写“______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请大家猜一下,这是唐代哪一位诗人?为什么?各抒己见2【资料平台】请大家谈谈在你们的印象中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各抒己见3【积累储备】请大家说说学过的李白的诗句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②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③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⑤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自由发言4【释题】行路难:乐府古题。古乐府《杂曲歌辞》名其内容多叙写社会道途艰难和离别悲伤。聆听初读·感知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1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点拨】金樽(zūn)珍馐(xiū)箸(zhù)塞(sài)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朗读2听范读。聆听、感悟3对照书下注释疏通文意,有疑难的地方提出来。理解、勾画4组织交流。【点拨】斗十千(每斗十千文钱)冰塞川(冰塞住河流)乘舟梦日边(梦见乘舟从日边经过)今安在(如今身在何处)济:渡过。(同舟共济:帮助。)黄河太行交流发言5请同学们再次齐声朗读课文。(读后教师注意点评)注意:读音、句义停顿(不要把一个词、词组错误断开造成歧义)I朗读、聆听品读·探究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1请同学们猜测一下,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了这样一首诗?说出你的理由。各抒己见2作者的心情、情感如何?请大家认真体会,并说出理由。各抒己见3【资料平台】写作背景这首诗是天宝三年李白离开长安时所写。天宝元年(742年),李白被征召入京。入京后,李白受到皇帝重视,命供奉翰林,在一年多受宠的日子里,演出了七宝床赐食、高力土脱靴、杨贵妃磨砚、饮酒眠闹市、狂笔草蛮书等广为传诵的奇闻逸事。李白一时春风得意,自以为将大展雄图。但不知是唐玄宗对他那些歌颂宫廷生活的《清平调词》、《宫中行乐词》等不感到清新、俊逸,还是翰林院里那些候补闲员的同事们谗言诋毁,或是他本人褊狭,十分清高的声称要浪浮江湖,反正没等到他“功成”便被“赐金还山”,实际上就是被皇帝下令驱逐出朝了。此时诗人经历了沉重的打击。在朋友为他送行的离宴上,他写下了这首诗。聆听、记录4体味全诗中作者的情感线索:饯行→茫然→艰辛→希望→迷惘→展望讨论、交流5第三遍朗读课文①分析要在朗读时如何注意情感、语气?②听范读→学生试读朗读赏读·延展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1【诵读、感受《行路难》】你觉得这首诗是一种怎样的风格?李白在行诗中是如何成就这种风格的?说说你的理由。【点拨】关键字提示:意象、用字、修辞、情感、画面、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