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5.《治水必躬亲》【教学目标】1.识记并理解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重点)2.了解文学常识和本文的写作背景。3.培养学生的文言诵读能力。(难点)课时安排:1课时【知识链接】议论文基本知识:议论文有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是议论文的作者对所论问题的见解和主张。1.分清论题和论点。2.注意论点的位置:头尾、自己概括。3.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能统摄全文、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式、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1.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以及统计数据等。明确论据时,要格外注意概括的事实。2.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精辟理论、名言警句、民间谚语及公认的事理等。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1.举例论证:增强文章说服力2.道理论证: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3.比喻论证:可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4.对比论证: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二、预习点评三、感知引领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如有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全班交流解答。2、串译全文,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式。①给下面的字词注释:(1)既不可执一:(固执一端,不知变通)(2)泥于掌故:泥:(拘泥)于:(对,对于)(3)忘意轻信人言:(随意)(4)非相度不得其情:(观察和测量)(5)非咨询不穷其致:穷:(追究到底)致:事理(6)是以必得躬历山川:是以(因此,所以)躬(亲自)(7)亲给钱粮,不扣一厘:(供应、供给)(8)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办事成功)(9)治水必躬亲:(亲身)(10)如好逸而恶劳,计(盘算)利而忘义(安逸)(11)盖:就因为(12)远(远离、远远躲开)嫌避怨(13)必如(像)是(这样)而后事可举(办事成功)也②特殊句式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状语后置四、赏读指路1、找出本文中心论点2、作者是如何证明自己的论点的?小组讨论,由最早完成的三个小组的一号回答,其他同学抢答,老师归纳点评。五、提升助推家喻户晓的海瑞,在你的心目中是怎样一个形象?读了课文之后,你对这个人物有哪些新的认识。明确:海瑞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个清官,他为民请命,清廉公正,力主反贪,刚正不阿等等。课文中写他躬亲治水,不畏艰辛,为民着想,清正廉洁。【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