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中心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1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和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2.知识与能力: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3.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和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把握文章主题思想。重点: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题,体味雨果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品格。难点:学习文章讽刺的语言风格(反语),体会其作用。测评内容及学生活动设计前置测评一、老师要求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作者雨果的文常资料: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本文是1861年11月25日,圆明园被焚毁后一年后,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回信。自学内容课文p29——32目标1、朗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整体感知课文一、老师激情导入:1.简介背景:1856—1860,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焚掠圆明园,中国遭受空前劫难。2.圆明园:在北京海淀附近,清代名园之一。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为环绕福海的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周约十余公里。园内凿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仿照国内外名胜四十景,有建筑物145处,艺术价值活动设计甚高,被誉为“万园之园”。(时间5分钟)活动一:预习检测:生字注音,比谁做得对。时间5分钟。每组双号同学上黑板板演,单号同学在本子上完成。然后单双号互相批改,当场纠正。老师巡视。1.朗读、识记,积累以下词语:(给加线的字注音)琉璃()珐琅()晨曦()瞥见()箱箧()眼花缭乱()活动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要求学生认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比一比谁讲得准确。时间25分钟。先自由读课文,独立思考问题,然后小组内交流,代表展示。师生共同评价纠正。老师提示(多媒体)1.学生第一遍朗读课文。在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加上批注。2.指名学生找出文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并朗读。3.指名学生找出文中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并朗读。4.说说你读了课文后的整体感受。(学生可能从以下两方面说感受:英法联军的罪行令人发指,使人愤恨;雨果对中国的巨大同情受人尊敬。)5.师生第二遍朗读课文,认真品味感情。三、拓展:课本前插图有两幅圆明园被毁前后的照片;历史书八年级上册中也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内容和相关图片,你看后有什么感想?(学生可能从几方面说:侵略者的暴行,对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毁灭;落后的清政府软弱挨打;新中国的迅速发展使国人扬眉吐气。)达标测评必做题1、完成《补充习题》T1、2选做题2、有条件的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课堂小结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