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在烈日和暴雨下(第2课时)教案教学重难点:学生通过阅读能体会景物描写的魅力,把握其特色和作用。教学过程:一:环境篇1、作者老舍是如何将“烈日”这一自然现象生动地表现于纸上的?学生活动:结合文本中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参考:正面描写“太阳”“砖窖”“阳光”侧面描写“柳叶打卷”“柳枝低垂”“马路发着白光”“便道飞起灰沙阵”“柏油路被晒化”“狗”“骡马”——盛夏街头具有特征性的景物烘托“烈日”“干燥、烫手、憋闷”“喘不过气来”“刺目、难听、腥臭味”其它车夫不敢出门、不敢快跑、抢水喝——人们感受和反应渲染“烈日”2、让我们再来看看“暴雨”,作家老舍会不会用同样的方法来表现“暴雨”呢?学生活动:结合文中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并归纳“烈日”和“暴雨”两部分写法的不同。参考:柳枝:微微地动了一下-飘洒地横摆-随风狂舞-惊疑不定-横着飞(实写风,简介描写)雨:雨星-雨点-鱼道(借助比喻进行描写,直接描写)1、教师总结“烈日”、“暴雨”两个段落的写作特点。学生活动:朗读你认为描写地最传神的语段,体会本文景物描写的魅力。二、总结探讨篇1、如果把这个节选的题目改成“在恶劣的环境下”,你觉得好吗?请说说你的理由。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并在全班交流各自的意见和理由。2、教师总结文中景物描写的魅力和作用,希望学生能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之中。本文通过描写“烈日”和“暴雨”这两种特殊的自然环境,表现了祥子所受的煎熬,为了生计,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挣命”,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三、学以致用1、学生活动:学习本文环境描写的方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完成片断写作,表现一个因家境困难而打算辍学的孩子在烈日下从学校走回家的情形,200字左右。2、交流小作文,可现在小组内交流,时间允许可以小组推荐优秀作品在班内交流。课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