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高频考点备考策略1.元素“位—构—性”的关系:以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或元素的性质为突破口,考查元素的推断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2.盖斯定律的应用:以工业生产中的化学反应为知识背景,考查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误判断。3.外界条件对速率、化学平衡的影响:以生产、生活中的反应为背景,考查速率、平衡常数表达式及计算;以速率、平衡图像考查学生识别信息的能力。4.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影响因素:以水的电离为载体,考查电离常数、水解常数、水的离子积常数,运用三大平衡判断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以工业生产、生活为背景考查酸碱中和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等。5.原电池原理和电解池原理:以新型燃料电池或可充电电池为背景,考查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离子的移动方向,溶液酸碱性的变化、相关计算等。化学基本理论是中学化学核心知识,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也是学生容易失分的难点,复习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核素、元素、同位素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强化元素周期律内容及元素周期表的有关规律,“位—构—性”关系的理解应用。2.理解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的内涵和外延;牢记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灵活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3.对比原电池和电解池装置特点、电极判断、电子、电流及离子流向、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溶液组成变化,构建电化学知识框架;提炼规律,密切与物理知识的联系。4.熟练运用“三段式”法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对比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借助图像和数据提炼有效信息,突破变量控制实验题;理解平衡常数的含义,计算并应用于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5.对比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理解勒夏特列原理;应用弱电解质的电离、弱酸根离子的水解以及反应中三种守恒关系比较粒子浓度的大小;掌握pH和Ksp的计算。知考点明方向满怀信心正能量设问方式①各种微粒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元素、原子、同位素等概念辨析[例](2017·海南卷,3),(2017·北京卷,7)②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例](2018·天津卷,2),(2017·全国卷Ⅱ,9),(2017·北京卷,26)③元素“位—构—性”关系推断与应用[例](2018·全国卷Ⅲ,12),(2018·江苏卷,8),(2018·北京卷,26),(2017·全国卷Ⅰ,12)④化学键与物质类别[例](2018·全国卷Ⅰ,12),(2018·全国卷Ⅲ,10)(2018·北京卷,8),(2017·海南卷,13)知识点网络线引领复习曙光现释疑难研热点建模思维站高端考点一原子结构与化学键▼命题规律:1.题型:选择题(主)、填空题(次)。2.考向:重点考查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辨析,原子结构与微粒间的关系,化学键的类型及其与物质类别的关系。▼方法点拨:1.原子结构的两个突破点(1)原子(或离子)符号信息识别、理解与应用(2)原子结构中的两个等量关系①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②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2.巧记10电子微粒和18电子微粒的方法(1)10电子微粒→10号Ne元素附近的分子、离子(2)18电子微粒→18号元素Ar附近的分子、离子及9e-微粒组合3.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1)(2)(3)__。(1)由Na和Cl形成离子键的过程:(2018·北京卷)(2)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键或离子键(2017·天津卷)(3)H、N、O三种元素可以形成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2017·江苏卷)(4)硫化钠的电子式为:,氯化钠的分子式为:NaCl(2016·江苏卷)(5)核素U发生化学反应:U+n――→Sr+Xe+10n(2016·浙江卷)突破点拨(1)抓住原子组成模型,明确各种微粒数目之间的关系。(2)书写结构示意图:看清是原子还是离子,并注意核电荷数部分是否正确。(3)电子式书写:物质类型与元素组成中的普遍规律和特殊情况。解析(1)钠和氯分别为活泼金属与非金属,所以形成离子键,正确;(2)氢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共价键如NH3,与活泼金属可形成离子键如NaH,正确;(3)H、N、O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NH4NO3和共价化合物HNO3,正确;(4)硫化钠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应该为:,错误;(5)该反应原子核发生了改变,不属于化学反应,属于核裂变,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