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甜甜的泥土》授课时间:年月日总计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小小说立意新颖,结尾惊奇的写法。2、体会小小说告诉人们的人间至亲至爱无所不在、无处不有的真情。教学重、难点:1、感受母爱亲情。2、小小说的写法特点。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复备栏一、情境导入:1、老师讲述故事: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唐山发生了7.8级的大地震,整座城市夷为平地,24万人丧生,成为有史以来地震给人类造成的最大的灾害。在那次的大地震中,很多人都埋在了废墟里,其中有一对母子也被埋在了废墟里,母亲的半个身子被混泥土板卡住动弹不得,十多天了,没有吃,没有喝,可营救人员发现他们时,母亲刚刚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可那个只有八个月大的孩子却还活着,口里还含着母亲的食指。救护人员抱起孩子,发现母亲的食指只有半截。原来啊,他的妈妈在危急之时一直用乳汁延缓着孩子的生命,乳汁吸干了,她拼力咬断了自己的手指用鲜血让孩子存活下来。2、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3、今天啊,我们也要来学习一篇表达至爱亲情的文章——《甜甜的泥土》,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读准下列词语黯(àn)淡呆滞(zhì)蹭(cèng)蓦地(mòdì)愣怔(lèngzheng)吮(shǔn)涮(shuàn)净晕眩(yūnxuàn)(二)、这篇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试着概述。过去的妈妈送奶糖、吃奶糖、埋奶糖,奶糖融化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1、文章中的“她”是谁?到学校来干什么?2、我们可以从哪些语句看出她对王小亮的“至爱亲情”?3、王小亮得到奶糖后,“惊喜极了”。他知道这包奶糖是谁送给他吃的吗?说说你的理由。4、如果文中的王小亮就是你,那么你拿到母亲送来的奶糖会怎么办?课文中王小亮又是如何处置奶糖的?他为什么这样做?5、当王小亮发现奶糖融化后,“呆呆地凝视着”,此时此刻他想到了什么?明确:1、王小亮过去的妈妈;她到学校来是给心爱的儿子送最爱吃的奶糖。2、专心致志地等候放学后的儿子、见不到儿子后内心的悲痛;3、知道。①因为这包糖是他“最喜欢吃的奶糖”,也只有王小亮“过去的妈妈”才知道儿子最喜欢吃奶糖。②吃了奶糖后,当晚就梦见过去的妈妈笑着回来了,现在的妈妈垂着头走了。4、先和同学、老师一起分享“过去的妈妈”送来的奶糖,然后在回家的路上埋藏好奶糖。因为他想到了“现在妈妈”的冷酷。5、想到了老师、同学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想到了“过去的妈妈”对自己的疼爱;想到了社会上好心人对自己的帮助。四、探究学习,拓展思维讨论:小说前面写,王小亮的亲妈妈把糖放在“大襟棉袄口袋里,掏出一包裹得很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奶糖放在棉袄口袋里未能融化,地温回升难道能超过体温吗?你是如何理解小说的这一艺术构思的呢?(注意:人的体温是37℃)五、布置作业,训练写作小说中有这样一句:“同学们在嘻嘻哈哈的笑声中和他一起分享着欢乐,只有老师悄悄背过了身……”老师为什么要“悄悄背过了身”?你能想象出老师此时此刻的神情和心理活动吗?请把这种神情和心理活动描述出来,不少于200字。板书设计给加点字注音黯(àn)淡呆滞(zhì)蹭(cèng)蓦地(mòdì)愣怔(lèngzheng)吮(shǔn)涮(shuàn)净晕眩(yūnxuàn)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