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6自然灾害及其防御学习目标:1.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如台风、寒潮、地震等成灾的原因。2.结合实例,说明常见自然灾害防御的措施和避灾方法。[自主预习·探新知]一、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1.自然灾害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2.自然灾害的种类很多,也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方法,下表列举部分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分类主要灾害类型气象灾害台风、寒潮、干旱、洪涝地质灾害地震、泥石流、滑坡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生物灾害虫灾、鼠灾二、认识洪水和洪灾及洪灾的形1.洪水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2.洪灾(1)概念: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2)\a\al(危3.洪灾的形成原因(1)基本环节一是洪水的形成,二是对人类造成损害。(2)洪水的成因①自然原因②人为原因可导致堤坝溃决三、洪灾的防治措施1.意义做好洪水的监测和预报工作,采取相应防洪措施,可大大减轻洪灾的损失。2.主要措施(1)\a\al(工程(2)非工程措施[自主诊断]1.交通事故危害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属于自然灾害。()2.火山喷发按灾害的成因属于气象灾害。()3.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地震和台风最为常见。()4.长江流域发生洪水与人类活动无关。()5.我国人多力量大,没有必要过多投入,哪里出现灾情,全国人民一起支援。()6.围湖造田,抵制洪水,是防御洪水灾害的工程措施。()7.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是防洪减灾的措施。()【提示】1.×交通事故是人类自身原因造成的,不是自然事件,不属于自然灾害。2.×火山喷发按灾害的成因属于地质地貌灾害。3.×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洪涝和干旱最为常见。4.×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围湖造田、破坏植被等),会加剧洪涝灾害。5.×我国洪灾多发,损失较大,必须增加投入,加大防洪减灾的力度。6.×围湖造田,使湖泊的调洪能力下降,使洪水灾害更易发生。7.√该措施是防洪减灾的非工程措施。[合作探究·攻重难]洪水的发生机制故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水,一害也。旱,一害也。风雾雹霜,一害也。厉(瘟疫),一害也。虫,一害也。此谓五害。五害之属,水最为大。——《管子·度地篇》【思考交流】1.文中的“水”指什么灾害?这种灾害的形成受哪些因素影响?【提示】“水”指洪涝灾害,洪灾的形成与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都有关系。2.洪水形成时是否一定有强降水发生?【提示】不一定。造成洪水的原因除了和区域内强降雨有关外,大量冰雪快速融化、冰凌堵塞河道;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堤坝溃决以及流域内汇水速度大于河道的排水速度都可能形成洪水。3.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呈正相关的因素有哪些?呈负相关的因素有哪些?【提示】与流域汇水速度呈正相关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即流域的地面坡度、土壤的含水率;呈负相关的因素有植被覆盖率等。4.如何评价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洪水的影响?【提示】自然因素是洪水形成的主导因素,而人为因素起到了诱发和加剧的作用。[归纳总结]1.洪水的发生机制洪水的发生以自然原因为主,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也可能诱发或加剧洪水灾害,如下表分析:自然原因流域状况降水强度降水强度大,历时长,造成洪水量大,水位高地面坡度地面坡度大汇水速度加快,有利于洪水形成土壤含水率土壤含水率高植物覆盖率植被覆盖率低水系状支流支流多,尤其是扇形水系河道河道弯曲排水速度减慢,容易形成洪水河谷纵向坡度小况入海口入海口狭窄人为原因破坏流域内植被导致流域内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一定程度上抬高洪水水位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洪水调节能力减弱建筑物占据河道降低了河道排水的速度占用分洪区给洪水的分流带来困难2.长江洪涝灾害的成因长江流域的水源补给、河道状况及流域内人类活动共同影响洪灾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具体分析如下:因素长江洪灾成因自洪水来量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特别是雨期大范围内普降暴雨,引起长江上游干流和中游支流洪水同时暴发,中下游极易发生特大洪水然原因滞洪能力长江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泄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