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浏阳市赤马初级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六章热和能》比热容教案新人教版科目物理主备人年级九时间课题比热容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3、掌握热量计算4、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和乐于探索的精神教材分析探究比热容的概念用比热容解释自然现象教法提示探究式教学法、小循环多反馈教学法。提出问题──猜想──讨论──反驳──实验检验──得出结论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一、中午沙子很烫,海水很凉;傍晚沙子变凉了,海水却还很暖和(2)。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3)?猜想:可能是沙子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都比水快的缘故。二、交流讨论(4)(1)烧开一壶水与烧开半壶水谁需要的热量多?(2)把一壶水烧成温水与烧成开水,谁需要的热量多•结论:(5)同种物质吸收热量跟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有关;•升高温度相同,质量越大,吸收热量越多•质量相同,升高温度越大,吸收热量越多三、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1、问题:如果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比如说是水和食用油,质量相等,升高温度也相同,吸收的热量是否相等?2、实验设计:怎样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方案一:取质量相同的食用油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量多少。——质量、温度改变量保持不变方案二:取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加热,使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升高温度的小。——质量、时间(吸收的热量)保持不变3、课件演示: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4、实验现象: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等的热热量后,食用油温度升高的比水大。若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热量多。即:水的吸热能力比食用油大5、物理上我们用比热容来表示物质的吸热能力四、比热容(C)1、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2、单位:J/(kg·℃)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特性)。阅读P132比热容表,回答下列问题:(略)4、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物理意义是:质量1kg的水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为4.2×103J5、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它吸热或放热的本领就越强,要改变它的温度就很难。五、热量计算:1、问题1:质量1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80℃吸收热量是多少?问题2:质量2kg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80℃吸收热量是多少?问题3:质量mkg的水温度从t0℃升高到t℃吸收热量是多少?2、热量的计算公式:吸热:Q吸=cm(t-t0)放热:Q放=cm(t0-t)t0:初温t:末温Q=cm△t△t:温度的变化3、例1:2千克的水,使它的温度由40℃升高到沸腾,水吸收多少热量?例2.质量是10千克的冰,温度由0℃降低到-20℃,冰放出多少热量?(C冰=2.1×103J/(kg·℃))四、练习:1、讨论:北方暖气为什么用水做介质?汽车发动机也是用水来冷却?用水做介质的好处: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相同、温度变化相同时,水吸收(放出)的热量较多。2、其它练习略。五、小结与作业。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