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中心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1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主题;2、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3、教育学生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难点:了解描写、议论的作用。测评内容及学生活动设计前置测评1、检查预习,给划线的字注音杀戮(lù)荒谬(miù)纳粹(cuì)反驳(bó)每组双号板演,单双号互相批改,然后纠正。自学内容课文p33——P41目标朗读课文,把握主题课前准备1、听课文录音;齐读。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表达什么主旨呢?要和平,不要战争。活动一:再次朗读课文,分析文章主题。学生据老师多媒体中的问题先独立思考问题,然后小组内互相讨论形成共识,然后再代表展示。全班同学纠正。时间15分钟。比一比谁说得好。老师多媒体:(一)活动设计1、为什么萨特会说记忆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学生小组讨论解决)①沉重——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大屠杀,其中300个孩子遇害;中国:南京大屠杀。②美丽——整个民族的英勇:a、一位老师宁死不屈,大义凛然;b、无辜平民(包括孩子们)的遗言,怀着强烈的爱、仇恨,没人乞怜。2、找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说说你的理解。(允许学生自由发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老师预设:①凄风。苦雨。天昏。地暗。不仅写天气,而且一词一顿,极力渲染无限悲哀的气氛。②“他们杀孩子、老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包含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深切同情,对屠杀无辜平民的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③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历史的印迹(包括两位生还者),在这凄风苦雨中,与现实融为一体。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但不忘历史、纪念死者,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要消灭劣等民族,是何等的荒谬。(二)、探究反思1、对于当年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西德作家、日本人的态度和表现有何不同?西德作家:真诚的忏悔,充满犯罪感;日本人:自私的狡辩,企图开脱罪责。2、大家如何评价这两位作家的行为?(学生自由发言,不拘一格)(三)、课堂训练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空填2字)。孩子们对未来的(),对生命的(),对死亡的(),对亲人的(),父母失子的()和(),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和对自由的()——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2、句式仿写。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试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面文段的内容。人已满山满谷。人潮仍沿着山路泻下。白色石雕边浓烈的色彩一抹一抹漫开去——孩子们仍不断涌来。他们正站在47年前300个孩子发出最后一声呼唤的地方:“亲爱的爸爸妈妈!”(四)课堂小结对照德国,我们的邻国日本忤逆民心,一意孤行,肆意推卸蓄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责任、美化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殖民统治、掩盖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攻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正义审判,拒绝修改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教科书。种种卑劣行径,告诉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要时刻提高警惕呀!达标测评必做题1、完成《补充习题》T1、4选做题2、完成《指导用书》课外拓展部分。课堂小结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