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方案课程一元一次方程课程标准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新课标人教版教学内容分析方程有悠久的历史,它随着实践需要而产生,并且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从数学科学本身看,方程是代数学的核心内容,正是对于它的研究推动了整个代数学的发展。从代数中关于方程的分类看,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的代数方程,也是所有代数方程的基础。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利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其中,以方程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建立方程模型是全章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一元一次方程表示其中的相等关系,是始终贯穿于全章的主线,而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和解法的讨论,是在建立和运用方程这种数学模型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列方程中蕴涵的“数学建模思想”和解方程中蕴涵的“化归思想”,是本章始终渗透的主要数学思想。教学目标1.通过处理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2.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学习目标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动,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索,掌握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怎样列方程,渗透方程的思想。学情分析本届学生整体学习素质一般,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不高。优秀生少,学困生多,大部分中等生学习态度都是被动性学习,抄作业现象严重。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教学难点: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等概念教与学的媒体选择多媒体课件,HiTeach,TBL,IRS实时作答器,学生每人一个遥控器课程实施类型教师课堂讲授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类备注教学活动步骤序号教师活动1情境引入活动1.方程定义,回顾举例(使用TBL投票)你知道什么叫方程吗?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练习:1.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方程,正确打”√”,错误打”X”:(1)1+2=3()(2)1+2x=4()(3)x+1-3()(4)x+2≥1()(5)x+y=2()(6)x2-1=0()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活动2、教师提出教科收第79页的问题,并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同进出现下图:问题1:从上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必要时可以提示学生从时间、路程、速度、四地的排列顺序等方面去考虑。)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回顾小结问题2:你会用算术方法求出清布中学到秀全公园的距离吗·(当学生列出不同算式时,应让他们说明每个式子的含义)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回顾小结:1、问题涉及的三个基本物理量及其关系;2、从已知的信息中可以求出汽车的速度;3、从路程的角度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问题3:能否用方程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3学习新知活动3、1、教师引导学生设未知数,并用含未知数的式子表示有关的数量.如果设清布中学到秀全公园的路程为x千米,那么清布中学距花果山_____千米,清布中学距秀全水库又______千米.2、教师引导学生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问题1:题目中的“汽车匀速行驶”是什么意思?问题2:汽车在清布中学至花果山这段路上行驶的速度该怎样表示?你能表示其他各段路程的车速吗?问题3:根据车速相等,你能列出方程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分析,如:依据“清布中学至花果山路段的车速=清布中学至秀全水库路段的车速”可列方程:依据“清布中学至花果山路段的车速=清布中学至秀全水库路段的车速”可列方程:3、给出方程的概念,介绍等式、等式的左边、等式的右边等概念.4、归纳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两个步骤:(1)用字母表示问题中的未知数(通常用x,y,z等字母);(2)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4举一反三讨论交流1、比较列算式和列方程两种方法的特点.建议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可以把学生分成两部分分别归纳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也可以每个小组同时讨论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然后向全班汇报.列算式:只用已知数,表示计算程序,依据是间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可用未知数,表示相等关系,依据是问题中的等量关系。2、思考:对于上面的问题,你还能列出其他方程吗?如果能,你依据的是哪个相等关系?、活动4、建议按以下的顺序进行:(1)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