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海水“晒盐”(第一课时)课题初四化学第二单元第二节海水“晒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2、理解“饱和溶液”、“结晶”等概念3、知道结晶的途径之一是蒸发结晶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饱和溶液的配制方法2、初步了解蒸发结晶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深刻体会科学探究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2.体会化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制定方法2、了解蒸发结晶是结晶的重要途径之一二、教学难点对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教学用品小烧杯、药匙、胶头滴管、玻璃棒、铝片、电热吹风机、坩埚钳、三脚架、酒精灯、石棉网、硝酸钾固体、食盐固体、水、高锰酸钾教法设计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出课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交流制定方案并组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交流归纳结论反馈练习总结评价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创设情景,引出课题:你知道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吗?了解食盐的重要性与来源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入手激发其学习兴趣,体现生活走进化学的理念,培养归纳能力探究活动一问题:在一定量溶剂(水)中能否无限溶解溶质?猜想回答问题激发探究欲望纠正学生思维的片面性提出实验要求:1、A烧杯加入食盐,B烧杯加入硝酸钾;2、一定要分两次加入,并不断搅拌;3、小组同学注意分工合作按要求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强调:1、加入一半后的的现象2、全部加入后的现象交流现象为引入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提供实验依据引导学生归纳结论、强调指出:最后所得溶液即为室温下食盐与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第一次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提问:能不能将未溶解的固体继续溶解呢?讨论交流由学生通过实验自主归纳实验结论,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与表达的能力,探究活动二:未溶解的固体继续溶解的方法提出实验要求:1、向烧杯A中加10ml水,不断搅拌;2、对烧杯B进行加热。提问:所得溶液是不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呢?回答问题,提出猜想、设计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探讨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归纳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交流、讨论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提问:食盐的饱和溶液是否能再溶解其它物质?演示:向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高锰酸钾颗粒。强调概念中应注意的问题:饱和溶液具有针对性观察现象,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提问:结合上述活动谈一谈你对饱和溶液的认识?引导学生归纳饱和溶液的定义。回答问题交流与讨论促使学生对饱和溶液的定义的完整性认识提问:你有哪些方法把盐水中的食盐提取出来?阐述结晶的涵义交流、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分组实验初步了解蒸发结晶的方法播放视频,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观看视频并思考两者之间的异同培养学生“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化学思想思考:从获得饱和溶液的方法来看,本实验所得食盐饱和溶液与海水晒盐所得食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什么区别?哪些自然条件有利于海水“晒盐”?思考、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和大家交流讨论呢?反思、自我检查培养学生归纳和表达能力完成学案的“体验成功”巩固练习巩固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第二单元海水中的化学(鲁教版九年级)第二节海水“晒盐”(第一课时)微山县夏镇二中:李延振济宁市优质课评选教案2010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