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标(RJ)数学七年级下册课题5.2.1平行线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理解平行线的意义,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理解并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内容;3.会根据几何语句画图,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数学思考能从模型的操作及实际生活中抽象出平行线的概念.问题解决能过一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情感态度通过对几何模型的操作,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教学重点探索和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教学难点对平行公理的理解.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教具三线相交模型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堂引入】(多媒体展示)如图5-2-4,观察生活中的图片.图5-2-4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版权均属于北京全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追究转载人及转载媒体的法律责任。2新课标(RJ)数学七年级下册思考:图中的游泳池中的分道线、铁轨、操场上跑道中的分道线会不会出现交点?在位置上给人怎样的感觉?(续表)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探究1】探究平行线的特点平行线的特点:(1)在同一平面且不相交;(2)直线.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如图5-2-5所示的两条直线a,b互相平行,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图5-2-5问题:(1)平行线应该满足哪些条件?(同一平面内、不相交(即无交点))(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哪些位置关系?(平行与相交)【探究2】平行线的画法先由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归纳并示范平行线的画法.画法:一放二靠三推四画.(如图5-2-6)图5-2-6学生自己练习试一试.【探究3】平行线的基本事实学生在了解平行线画法的基础上,继续练习:过已知点P作已知直线l的平行线.图5-2-7提问:经过点P可以画多少条直线与已知直线l平行?师生总结平行线的基本事实: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注意:正确理解“有且只有”的含义,它包含两层意思:“有”表明存在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只有”表明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是唯一的.【探究4】平行线基本事实推论在【探究3】的基础上,另找一点B,继续让学生自己画出与直线l平行的直线.1.通过对平行线画法的讲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动手动脑的能力,在独立练习中体会手脑结合的乐趣.2.以画平行线为线索,循序渐进,一步一步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平行线的基本事实及推论.版权均属于北京全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追究转载人及转载媒体的法律责任。3新课标(RJ)数学七年级下册图5-2-8提问:在这三条直线中,任意两条直线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师生共同得出一个基本事实: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续表)活动三:开放训练体现应用【应用举例】例1如图5-2-9,已知直线a和点B,C.(1)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几条?(2)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它与(1)中所作的直线平行吗?图5-2-9图5-2-10解:(1)如图5-2-10,过直线a外的一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a平行.(2)如图,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它与(1)中所作的直线平行.理由如下: b∥a,c∥a,∴c∥b.利用新知解决问题,根据相关性质进行推理.【拓展提升】例2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会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和交点个数?解:(1)如图①,三条直线互相平行,此时交点个数为0;(2)如图②,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此时交点个数为1;(3)如图③,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且不交于一点,此时交点的个数是3;(4)如图④,其中两条直线平行,都与第三条直线相交,此时交点个数是2.知识的综合与拓展提高应考能力,培养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版权均属于北京全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否则,追究转载人及转载媒体的法律责任。4新课标(RJ)数学七年级下册图5-2-11活动四:课堂总结反思【当堂训练】一、填空题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__相交和平行__两种.2.两条直线相交,交点的个数是__1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