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六年级语文上册 8.42《望九华》教案 上海版VIP免费

六年级语文上册 8.42《望九华》教案 上海版_第1页
1/4
六年级语文上册 8.42《望九华》教案 上海版_第2页
2/4
六年级语文上册 8.42《望九华》教案 上海版_第3页
3/4
42望九华教学目标1.了解文中定景换点的写景方法及其作用,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2.品读字里行间表现的九华景致,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说明:两个目标体现了教学应该始终关注的三个维度:除了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方法的展现,更应有情感思想的陶冶,语文的工具与人文理应兼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对作者的了解他是南宋诗人,浙江温州乐清人.二、散读课文,疏通文意。教师巡视、个别指点。学生读课文、读注解,初步理解课文大意。(先独立进行,再同桌交流互相补充,有疑难处可提出师生一起解决。)“读诗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教学中的读相比现代文尤为重要。散读的目的是让学生思维沉浸文本,初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译文:我访问池阳郡,登上城楼,眺望九华山,仅能望见一座山峰。我乘船从(郡正南通远门外的)清溪出去,才望见了九华山,但是九华山仍旧在云遮雾绕之间或隐或现。到了傍晚,船停泊在梅根港时,才清清楚楚地望见了九华诸峰。九华山的胜状,并不在于九华山中。从江上远望九华山,九华山俊秀飘逸,清丽悠远,夕阳余辉落在江面上(增添了九华山的情致),更让人在心中留下悠远的记忆。又记得李太白有赞美九华山的诗歌,每当船停泊在江岸时,便觉得九座山峰依依不舍地向人而立。三、理解探讨1.苏轼观庐山叹曰“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王十朋望九华有同感吗?可见九华山有何特点?2.“九华之胜,不在山中”,那么其胜景又在哪里?从字里行间感受九华雄伟秀美的山色、作者愉悦欢喜的心情;领会“定景换点”的写景方法、理解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3.诗人观赏九华山的各个角度(定景换点)过、登、望→仅见一峰乘船从清溪出去后→始见之,然犹灭没于云雾之间用心爱心专心1晚泊梅根浦→方了了见诸峰也(模糊到清晰、楼上到水上、远望九华在云雾间隐隐约约到近观诸峰此显彼隐)视角不同,景色各异,扣住了“望”字做足文章,使没有生命的山水,竟然带着情趣渐渐地凸现出来。学生细读第一节,可以发现作者“三望”才看清楚九华真容。(“仅见”、“始见”、“方了了见”,三望见三景,位置不同,山景也各异。)学生品读第二节,感受以整个大自然为背景、有“夕波落日”映衬的九华才是“九华之胜”。文言文教学很忌讳呆板机械地翻译课文,应该借精心的提问设计激活学生思维、浓厚学生兴致,让他们学得主动、学得有趣、学得深刻难忘。估计此过程中学生会有能意会而不能言说的情况,可以让学生互相补充、也可老师予以讲解提示,帮助他们一起学好课文。四、课后作业:1.注解中提到了“太白啸歌”,请上网查阅理解其意。2.查找若干咏山诗句。回家完成作业。巩固课上所学知识,同时经常要作相机拓展,以不断开阔学生视野、增加积淀、发展语文能力。练习举隅1.九华山明明是相对静止的,可作者为什么说“觉九子依依向人”,你觉得这样写好在哪里?参考资料:诗人心目中“九华之胜”的理解九华山景色优美,古刹如林,可以说是胜境诱人,但作者有自己独到的感受。作者认为欲得九华之胜应在傍晚从江上望九华:在“夕波落日”映衬下的有着“秀逸清远”不俗之姿的九华山才会让人“邈然于怀”。最后用拟人表现对九华山的感情,他移情于物,写九华的山峰依依不舍向人而立,就是写自己对九华胜状依依不舍的深情。作者体悟到真正的九华之胜——物我相悦,物我两忘。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一代名臣。号梅溪,是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北宋·政和二年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少时颖悟强记,7岁入塾,14岁先后在鹿岩乡塾、金溪邑馆、乐清县学读书,学通经史,诗文名闻远近。少时就有忧世拯民之志,十七岁“感时伤怀”,悲叹徽、钦二帝被掳,宋室被迫南迁。19岁时写出“北斗城池增王气,东瓯山水发清辉”的名句。24岁时,小小的乐清县学落成,居然能文赋诗,盖世的才华震动了浙南的诗坛。33岁时在家乡创办梅溪书院授徒,34岁入太学。由于当时南宋政治腐败,奸臣秦桧专权,科场黑暗,屡试不第。一直至他46岁时,秦桧死后,高宗即位继帝主持殿试,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六年级语文上册 8.42《望九华》教案 上海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