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三节 地图教案2 中图版-中图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VIP免费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三节 地图教案2 中图版-中图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_第1页
1/4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三节 地图教案2 中图版-中图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_第2页
2/4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三节 地图教案2 中图版-中图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_第3页
3/4
第三节地形图1教学目标1.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判读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教学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判读3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师生一起用橡皮泥或拉面模制作小山模型,(多媒体展示三维等高线地形图)。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形象地在平面的地图上反映出来呢?学生观看,教师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等高线地形图。过渡:两维平面要体现三维立体,关键在高度。(多媒体展示)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可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看它只不过4000多米高,这是为什么?(因为观测的基准面不同,测得的高度就不同)活动2【活动】一、海拔和相对高度(多媒体展示)导读:看图,以海平面为基准面,B点的高度为500米,A点的高度1500米,以B点为基准面则A点高度只有1000米,1500米为A点的绝对高度,也叫海拔;1000米为A点与B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讲解:在地图上,必须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单位用米。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甲地海拔─乙地海拔学生读图:读课本P23图B“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练习。过渡:地面由于高低起伏不同,我们归纳出几种常见的地形。活动3【活动】二、常见的陆地地形。提问:陆地的基本地形有哪些?(有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学生活动:观察课本P24图D,分组讨论、回答陆地地形的五种基本类型的地表特征。师生共同归纳: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分布,并沿一定方向延伸很长,形成山脉。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丘陵--地面有起伏,但海拔较低,坡度又比较和缓的地形高原--地面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峻广大地区。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四周有山岭环绕的地形。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回答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师生共同归纳:①平原和高原共同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点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②山地和丘陵共同点是:地面都崎岖不平不同点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过渡:地面经过地形测量,测出各个地点的海拔,把它们注在图上,然后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线,这就是等高线。我们就是通过等高线来绘制地形图的。活动4【活动】三、等高线地形图我们如果用一个水平面去横截地形,这个水平面与地面的交线就是一条等高线。用不同的海拔的水平面去截地形,就得到不同层次等高线,再将它们转绘到平面图上(实质是垂直投影到平面图上)。补充:强调一下,必须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起来,最好用平滑的曲线来连接。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这样,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地面的高低情况。如何实现立体地形到平面地图的转化?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多媒体展示音像资料)“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的关系”。提问:坡度陡的地方与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的状况有什么不同?(坡度陡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过渡:同理,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上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提问:我们已经知道等高线和等深线,那么由于地表的形态是各有不同,有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不同的地形,等高线表现也不一样。展示《不同的地形等高线表示图》,不同地形的等高线表示: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凹入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较低部分陡崖:几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过渡:读课本第27页“分层设色地形图”,提问:比较一下这幅地图与我们所讲的等高线地形图有什么不同?这幅地图有等高线,但没有海拔高度的注记,它是用不同颜色来反映地势高低的,这种地图叫做分层设色地形图。活动5【活动】四、分层设色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立体感强,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面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看图归纳:课本第27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三节 地图教案2 中图版-中图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