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⑴了解降水的概念与降水形式。⑵知道降雨的等级划分及降水量的测量。⑶了解降水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⑷认识一个地方年内各月降水量的变化及统计图的表达方法。⑸能用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一个地方的一年内降水季节变化。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思维能力。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描述降水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参与降水季节变化的课堂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教学重点】1、降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2、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教学难点】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教具】图片多媒体辅助设备【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板书设计】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一课时)一、降水与我们1、降水的概念2、降水的形式3、降雨的等级划分4、降水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5、降水量的测量(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年降水量)二、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展示一个有关下雨天气的图片,问:“这个图片中描述的是什么样的天气?”又问“雨落到地面变成了什么?”引出降雨也就是降水。再让学生补充平常生活见到的其它降水形式。继而导入新课:“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一下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接着板书课题。板书: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一课时)[目标认定]师与生一起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课件展示、或导学案)[讲授新课]师问:“降水与我们的生活有关系吗?”生回答之后,师板书:一、降水与我们师让生阅读书第55页下面的第一节和第二节,自习完成导学案上(一)“降水与我们”中的第1题的(1)、(2)两题。板书:1、降水的概念2、降水的形式主要形式是:降雨3、降雨的等级生完成之后,教师边讲解并用课件展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时的四种描述。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来对课件上的描述进行判断,A、B、C、D分别是哪个等级的降雨。师问:降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影响吗?生简单的回答之后,师板书。板书:4、降水给人类生产和生活方面带来的影响(探究活动1)师让生把书翻到P54的活动1,让生阅读第一项教材给出的影响案例,以此做参照,思考降水从哪些方面影响人类的活动。把学生分成三组,每组讨论剩余三项中的一项,然后找各组的其他学生回答并补充,最终形成共同意见。师再用课件上的图片补充一下生产和生活的其他方面的影响。师问:无论是人类的生产还是生活活动,都受降水的影响。那么,降水落到地面,我们如何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呢?板书:5、降水量的测量(日降水量、月降水量、年降水量)让生把书翻到P54,阅读降水量的测量。同时师展示有关课件说明降水量的测量。在学生观察了解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说明:一般每天(不管是否降水)8时、20时各观测一次,并把两次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得到的是该地的(日降水量);把某月每天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得到的是该地的(月降水量);把某年每月观测到的降水量相加,得到的是该地的(年降水量)。教师要特别强调:通常所说的年降水量,是指多年平均降水量,加深学生对降水量的理解。师问:我们淮安当地一年内各季节的降水是否均匀?哪个季节多?哪个季节少?生答之后,教师说明一个地方,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别的,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季节变化。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板书:二、降水的季节变化各月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探究活动2)师让生把书翻到P55,阅读图3.19的A、B两个降水量柱状图,教师说明一下降水量柱状图中的横坐标表示什么,纵坐标表示什么,降水量的单位是什么。同时用课件展示教师设计的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并且讨论(前后四个同学为一个小组),然后师进行提问并且归纳。从而说明降水的季节变化。(探究活动3)让生阅读P55活动中的第1题,北半球某地年降水量的月份分配,读图3.20回答书上的⑴、⑵、⑶三个问题。(前后四个同学为一个小组)最终得出结论。师再让生将图3.20与图3.19A、B相比较,比如:图3.20中北半球某地夏季的降水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