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隋唐政权的建立、发展;2.了解隋唐政治、经济发展的特点,能简要分析大运河开通的意义以及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正确评价唐太宗;3.了解科举制的创立及其完善的过程,初步分析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4.了解隋唐的民族关系及对外友好交流,理解和睦的民族关系、积极的对外交流是隋唐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5.了解辉煌的隋唐文化的重要体现,懂得这既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与当时的繁荣分不开。教学重点:(1)隋唐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2)隋唐的民族关系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教学难点:(1)对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历史人物的全面评价;(2)对开通大运河、科举制等事件历史作用的评价;(3)懂得隋唐的统一与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隋唐的繁荣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隋唐两代是中国古代史上的又一次大一统时期,在此期间,经济空前发展,文化空前繁荣民族团结,对外交流密切。这一时期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影响了中国其后一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二、复习过程(一)隋唐时期民族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发展出现几个高潮,学生容易混淆。教师设计一张表格展示出来,让学生回忆,并请几位学生填写;(二)以表格形式简要回顾对外交流基本史实,并就鉴真、玄奘的优秀品格展开讨论;(三)在学生填写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四)以投影、表格形式展示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发展,并要求学生对上述事件进行简要评析;(五)先展示四张反映近期发生在西藏拉萨的“打砸抢杀”事件的照片,联系现实,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民族融合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西藏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可以用什么史实来说明这一点?(六)以连线题的方式,复习隋唐时期的文化成就。三、当堂练习(见《中考总复习》)四、总结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