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庄子)一、关于庄子及其作品庄子名周,战国宋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人并称“老庄”。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庄子》今存33篇。庄子·逍遥游鹏程万里----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扶摇直上----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越俎代庖----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养生主目无全牛----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游刃有余----以无厚入有闲,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踌躇满志----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注:踌躇,悠然自得的样子;满志,满足了心意。庄子·人间世螳臂当车----“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庄子·大宗师相濡以沫----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胠箧盗亦有道----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唇亡齿寒----故曰:唇竭而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道起。老死不相往来----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庄子·天地螳臂当车----季彻局局然笑曰:“若夫子之言,于帝王之德犹螳蜋之怒臂以当车轶,则必不胜任矣。知其一,不知其二----孔子曰:“彼假修浑沌氏之术者也;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庄子·秋水贻笑大方\大方之家----“...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井底之蛙子非鱼----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以管窥天----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邯郸学步----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庄子·至乐鼓盆而歌----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达生呆若木鸡----“...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招摇过市庄子·山木君子之交淡若水----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蜋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庄子·田子方亦步亦趋----“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哀莫大于心死----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失之交臂----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与!庄子·知北游化腐朽为神奇----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着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白驹过隙----“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每况愈下庄子·则阳蜗角之争----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二、关于《逍遥游》逍遥,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作品,它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全文分两大部分,课文节选的是第一部分总论,论证世间万物都是因为“有所待”而失去自由,自己追求的是“无所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