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0课《狼》第一课时导学案VIP免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0课《狼》第一课时导学案_第1页
1/2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0课《狼》第一课时导学案_第2页
2/2
范县濮城镇中学导学案七年级语文活页导学案导学案总编号主备人郭慧利审核人李桂青审批人授课人授课时间班级姓名小组课题狼课型预展课课时第1课时2、朗读课文看,结合注释或参阅资料理解课文内容,标出不理解的地方。3、用一句话概括文意三、问题探究1.小组合作交流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2.理清故事情节。各用一个精练的词语概括每段内容。(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一个恰当的动词)屠夫:()狼→()狼→()狼→()狼四、能力提升:1、在感知文意的基础上,复述故事情节。2、狼在人类心目中一直是反面形象,课下通过多媒体查找相关资料,对狼做全面的了解。五、达标测评一.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恐/前后受其敌D.其/一犬/坐于前二、说说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缀行甚远()并驱如故()顾野有麦场()苫蔽()驰担持刀()一狼径去()犬坐于前()屠暴起()狼亦黠矣()变诈几何哉()隧入()盖以诱敌()三、一词多义止有剩骨()意睱甚()一狼得骨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止增笑耳()宾客意少舒恐前后受其敌()一狼洞其中()盖以诱敌()窗扉皆洞开()四、口头翻译文中重点句子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3、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总结与反思学法指导栏学习目标1、了解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2、积累文言词汇:止、敌、顾、前、去、犬、意、洞、隧等3、理清情节结构学习重点积累词汇,理解文意,理清结构学习难点积累词汇,举一反三,适时运用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学习过程:一、情景引入同学们,一定听说过有关狼的故事和成语,能说出一些吗?如:狼子野心、狼狈为奸、狼心狗肺等,今天我们来学有关狼的一则故事,读后你一定能从故事本身得到一些启示。资料补充: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然而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加深了他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社会弊端的认识和了解,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他毕一生精力完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8卷、491篇,约40余万字。郭沫若先生曾为蒲松龄故居题联,称赞其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聊斋志异》:“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500多篇,题材大多来自民间和下层知识分子的传说。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代表他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其中“神狐鬼精魅故事”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是人与人或非人之间的友情故事;(2)、是不满黑暗社会现实的反抗故事;(3)、是讽刺不良品行的道德训诫故事。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记录各地奇闻怪事的文章,如《山市》。二、自主学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缀行()屠大窘()苫蔽成丘()弛担持刀()眈眈相向()目似瞑()隧入()狼亦黠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0课《狼》第一课时导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