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生死观老庄哲学期末论文庄子生死观初探班级09级宗教学系姓名张燕红学号200900011037内容提要:生死问题向来是严肃的哲学问题,庄子以自然的心态静观生死,看透了生死的本质。他以自然的心态看待死亡,以反常人的观念指出死亡的价值性,同时,他又是十分重视生命,满含着生命热情。庄子的死亡观对我们现代人也具有深刻的意义,指导我们珍惜生命、创造意义、静对死亡。b5E2RGbCAP关键词:自然生死生命价值现代意义生死观是任何深刻哲学都会涉及到的重大问题,古今中外众多的哲学家都给出了自己的生死观。而且庄子的哲学主要是人生哲学,他的宇宙观、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都是以人生观为旨要,生死观是无疑是人生观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那么以逍遥著称的庄子是怎样看待生死的呢?p1EanqFDPw一死生自然先从“鼓盆而歌”切入,《庄子·至乐》中讲庄子的妻子去世了,惠子去吊唁,看到庄子正“箕踞鼓盆而歌”,惠子立即说道,这种行为也太过分了,不伤心流泪也就罢了,怎么还鼓盆欢庆?简直是太不象话了,但是,庄子果真是我们看到的这样没人情味、心如土石吗?不是的,庄子有他自己的想法,庄子说,妻子刚去世的时候怎么不伤心,但是后来一想,人的开始本来就不曾生,不具有形体,不具有元气,在恍惚之中有了元气进而有了形体,才有了生命,如今又回到了死亡,这就像四季的循环运行一样。庄子并不冷漠,他把死亡看做了自然的运行,把人看做自然的一部分,合于自然的规律。DXDiTa9E3d生命是元气的聚集,《庄子·知北游》当中这样描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以气来解释人的生死,这自然朴素的思想体现了庄子面对死亡的平静和达观。不仅是人,万物都是有气和合而成——“夫天下也者,万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则四支百体将为尘垢,而死生终结将为昼夜。”(《庄子·田子方》),齐同万物,生死也一并齐同了,相同的质料,受制于相同的规律,像昼夜更替一样,都是自然而然的。RTCrpUDGiT庄子看来,自然掌握着世间万物生命的运作,《庄子·大宗师》中说:“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大自然赋予我生命,死亡不过是大自然让我休息,这样死亡就没有什么恐惧的了。同一篇还讲到子来有病,子犁来看望,说:“伟哉物化!又将奚以汝为?将奚以汝适?以汝为鼠肝乎?以汝5PCzVD7HxA为虫臂乎?”自然造化会将你怎么样呢?将你变成老鼠的肝脏还是虫子的手臂?“庄子从物化的角度来看人的生死,主张超出个人小我的生命局限,融入宇宙万物的大化流行之中,由此实现生命的永恒价值。”①生和死就是这样在循环,无穷无尽,“生有所乎萌,死有所乎归,始终相反乎无端,而莫之乎其所穷。”(《庄子·田子方》)。庄子看生死是自然运行的环节,死亡不再是一个终极的归宿而是一个阶段,这样就消解了死亡的神秘性,所以庄子并不是提供一个宗教式的安慰。jLBHrnAILg庄子看待死亡是如此的自然,他所推崇的“真人”也是如此,“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庄子·大宗师》)常人是“乐生恶死”也是符合常理的,因为死亡确证了生的有限性,从生到死,从有到无的距离使人产生了虚无和忧惧。但是“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庄子·齐物论》)我们怎么知道讨厌死亡其实正像是小孩子离开家不回一样呢?丽姬开始被晋国抓去的时候,涕泪淋漓,但是到了王宫之后,衣食豪奢,反而后悔当初的哭泣。同样的道理,“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庄子·齐物论》)也许死后的人也后悔当初苦苦求生呢,也许死后生活是更好的呢。xHAQX74J0X二旷达的死亡观《庄子·至乐》中讲到,庄子与骷髅的梦中对话,骷髅说死人的情形是“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我们是没有死亡的经验的,说不上是好是坏,就算有了,那已经死亡,无法传递给生者。庄子在此讲到死后的世界是美好的,上没有君王的统治,下没有官员的管辖,没有四时的劳苦,与天地享受春秋之乐。这样的美好是现实之中所达不到的,相比于人间的种种牵绊和压迫,死亡反而是解脱和享受了。LDAYtRyKfE《庄子·大宗师》讲到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是亲密之交,子桑户死,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