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建设规划方案1.智能网联汽车建设背景21.1国家战略规划31.2车联网概念31.3无人驾驶技术概念31.4车联网与无人驾驶人才需求42.智能网联汽车建设思路63.智能网联汽车建设内容73.1确定培养方向与目标73.2根据场地配置教学环境83.3设计教学内容93.4教学方法设计93.5开发教学资源113.6打造在线学习平台133.7师资团队建设与培养123.8开展校企合作134.实训室规划及建设方案134.1车联网技术实验室详细介绍134.1.1车联网技术基础实训室144.1.2车联网实训平台简介164.1.3车联网实验箱教学软件174.1.4车联网智能交通沙盘194.1.5远程诊断服务平台204.2自动驾驶技术实验室详细介绍204.2.1毫米波雷达教学实训台214.2.2激光雷达教学实训台一234.2.3视频识别教学实训台264.2.4GPS/IMU组合惯导教学实训台284.2.5无人车线控底盘教学实训台304.2.6全工况室内无人驾驶教学实训车324.2.7校园无人驾驶教学实训车351.建设背景1.1国家战略规划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深度变革时期,作为汽车与信息技术两大产业创新融合的代表,智能网联汽车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的新生事物。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不仅在经济层面带动汽车、电子、通信、互联网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孕育经济增长新动力,还能通过与智能交通系统的结合在社会层面带来一系列深远影响。《中国制作2025》中指出智能网联汽车将作为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领航工程,将为我国建设制造强国、实现“智能制造”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将智能网联汽车纳入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和可持续交通战略统筹发展,是解决目前道路安全、交通堵塞、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等大问题的重要举措。1.2车联网概念车联网是指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传感设备等交互,实现车辆与公众网络通信的动态移动通信系统。它可以通过车与车、车与人、车与路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收集车辆、道路和环境的信息,并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多源采集的信息进行加工、计算、共享和安全发布,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车辆进行有效的引导与监管,以及提供专业的多媒体与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车联网(InternetofVehicles)概念最先引申自物联网,根据行业背景不同,对车联网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传统的车联网定义是指装载在车辆上的电子标签通过无线射频等识别技术,实现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所有车辆的属性信息和静、动态信息进行提取和有效利用,并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的系统。随着车联网技术与产业的发展,上述定义已经不能涵盖车联网的全部内容。根据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的定义,车联网是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络。通过GPS、RFID、传感器、摄像头图像处理等装置,车辆可以完成自身环境和状态信息的采集;通过互联网技术,所有的车辆可以将自身的各种信息传输汇聚到中央处理器;通过计算机技术,这些大量车辆的信息可以被分析和处理,从而计算出不同车辆的最佳路线、及时汇报路况和安排信号灯周期。根据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定义,车联网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在车-X(X:车、路、行人及互联网等)之间,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的大系统网络,是能够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络,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系统领域的典型应用。1.3无人驾驶技术概念智能汽车,也称为轮式移动机器人,主要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的目标。智能汽车业快速发展需要,我国正在组织和部署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同时还将加快智能汽车领域立法。这意味着,中国将成为继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国之后,又一个对无人驾驶开绿灯的国家,中国无人驾驶的上路测试也将正式合法化。2018年3月1日,根据《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试行)》相关情况,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号牌在沪发放。同时国家将北京,河北,吉林,河南,浙江,福建,江西,广东等8个省市建立部分道路无人驾驶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制造2025》、《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