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抗心律失常药总结版【药理总结】抗心律失常药的选择之前我在学这章的时候,感觉关于抗心律失常药的选择很难记、很乱也没头绪。于是就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总结了一下,并做了笔记。本想发个帖子和大家分享和交流一下了,可前一阵子好忙,就忘记发了。现在补上,有不妥或是错误的地方,希望大家回复指教。那好,我们开始摇滚吧。第一步:我们要知晓心律失常的不同临床表现所对应的心肌电生理特征在这里我们将其分成室上性(心室以上的部分,包括心房、窦房结)和室性(即心室部分)两部分。一、室上性1、窦性心动过速:窦房结—自律性↓(注:在这里,向下箭头表示使之降低。也就是说,这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理是通过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实现的。以下标注同上。)ca2+、β,代表药是维拉帕米、普萘洛尔(我们可以记成"维普网",查文献常去的地儿)2、房颤、房扑:房室结—传导↓强心苷、Ⅰ类、ca2+、β(Ⅰ类中奎尼丁首选)3、阵发性室上性:房室结—消除折返①传导↓,单向阻滞变双向阻滞②Ⅰb类,取消单向阻滞强心苷、Ⅰ类、ca2+、β、腺苷(腺苷仅作用于阵发性室上性,机理特殊,g蛋白偶联)4、房性早搏。一般不治,要治的话,同上。二、室性(这些好记。)(1)室颤(2)阵发性室性(3)室性早搏Ⅰ类、胺碘酮(室性的问题,利多卡因基本都可以搞定,是首选)第二步:总结各种代表药的心肌电生理作用(1)奎尼丁:①自律性↓②传导↓③erp↑(2)普萘洛尔:①自律性↓②传导↓③erp↑(3)维拉帕米:①自律性↓②传导↓③erp↑第1页共2页(4)利多卡因。①自律性↓②传导高k+时,降速。低k+时,提速。(利多卡因使k+↑,同向削弱,逆向加强)③erp相对↑(5)普罗帕酮:na+高亲和性,k+复极化无影响(这小兄弟可是Ⅰ类里最专一的哈。)(6)胺碘酮:万能(na、k、ca、α、β咱都阻断,犀利不。)可哪有那么十全十美的东西啊,这药副作用也老大啦。第三步。大家可能看的有点眼晕了吧,现在就拨开云边见日出吧。一、室上性1、窦性心动过速。自律性↓,好像这几种药都能做到。但要注意了,这里是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是慢ca通道啊。而像奎尼丁、利多卡因、普罗帕酮等Ⅰ类的药都是快na通道啊,胺碘酮是全能,也是全不能,样样都阻断,副作用也大,所以不用。维拉帕米是ca通道阻滞剂。普奈洛尔阻断β受体,使ca2+内流↓。2、房颤、房扑。强心苷有负性变时,减慢心率,即使自律性↓的作用。你发现没,奎尼丁、普奈洛尔、维拉帕米的电生理作用都是一样的么。对,就找传导↓的就行了,除了利多卡因都行。3、阵发性室上性。和2中一样,就是多了个腺苷,这个上面说了,单独记的。4、房性早搏。和2一样。二、室性(1)室颤(2)阵发性室性(3)室性早搏我们知道心室肌是快反应细胞,即由快na通道统治,它的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都与na有关(这里涉及到很多电生理的东西,不多说了)。所以都用Ⅰ类的药和胺碘酮。最后,大家讨论下,为啥Ⅰ类里利多卡因是首选呢。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