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看不见的小姑娘》有感2010.02.2420:00一个关于城市的梦想关于卡尔维诺伊塔洛.卡尔维诺,园艺师和植物学家的儿子,名字在意大利语中意味“意大利”的男孩,,农学系与文学系毕业生,前意大利共产党员与意大利共产党的脱身者,近似于吟游诗人的意大利童话整理者与传唱者,这一切身份与头衔之后应再加上他为全世界熟知的那个光环:意大利作家。他是当之无愧的、在现实与幻境间来去自如的作家。卡尔维诺是个严肃而勤奋的作家,他有强烈的作家使命感和对文学的炽烈的热爱,在他并不算长的一生中一直坚持思索和开拓小说创作的无限可能,他的作品也成为文学宝库的奇葩,绽放异彩。阅读卡尔维诺是一种很新奇的体验,好像在一个陌生的国度徒步探险,一路上迎接你的都是奇谲瑰丽的画面,令人目不暇接。关于对我们来说,今天的城市是什么。像作者在序里问的那样,我开始思索这个问题,我们越来越难以把城市当作城市来生活,城市是一个牢固的壳,包裹着我们需要的人,我们的梦想,我们的欲望。城市是众多事物的一个整体:记忆的整体,欲望的整体,一种言语的符号的整体;它交换的不仅仅是货物,它更是话语的交换,欲望的交换,记录的交换。游历一个又一个幸福城市,心门打开并合上。这些幸XX市不断地形成并消失,藏在不幸的城市之中。“你的辛苦会为欲望塑造出形态,而你的欲望也会为你的劳动塑造出形态。你以为自己在享受整个阿纳斯塔西亚,其实你只不过是她的奴隶”“决定故事的,不是说话的声音,而是倾听的耳朵.”同样,决定城市的,并非一座座可复制的高楼,可重复的景观.不同的城市可以拥有同样的高大楼宇和精致的屋顶.这些都使我们产生幻觉,以为或许我们从未到达过一个新的地点。第1页共3页因此,即使在不同的城市间更换、穿梭,我们也会察觉到生活内容的重复,产生厌倦的情绪。是什么使我们记住这个城市,是什么使我们对不同的城市有了不同的情感,是生活在这城市里的人群,动物,植物以及这些生物的生活给了这城市不一样的特质.“组成这城市的并不是这些东西而是它的空间面积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灯柱的高度、被吊死的篡朝者摆荡的脚与地面的距离;系在灯柱与对面铁栏之间的绳索、女皇大婚巡行时沿路张结的彩带;栅栏有多高、偷情的男子如何在黎明时分跃起爬过它;檐槽的斜度、他闪进窗子时一头猫怎样沿着檐槽走过;突然在海峡外出现的炮艇的火器射程有多远、炮弹怎样轰掉檐槽;鱼网的裂口、坐在码头上的三个老人怎样一面补网一面交换已经讲过一百次的炮艇和篡朝者的故事——有人说他是在襁褓时就给遗弃在这码头上的、女皇的私生子”.当我们进入城市并行走在其中的任何一条街道上时,我们在通过眼睛寻找它的特质时,我们自身也成为了标志这个城市迥异于其他的一个提示符号。当有一天我们老去,放弃奔波,在静坐时能在心中找到一座自己一生都想到达的梦中之城,这座城有所有城市的优点,但是我们却永远也抵达不了。原因是首先它不存在,其次它即便存在,我们也已老去。对于一个城市的描述可以是不生动的:介绍它的外观、建筑的布局、规则制度;当然也可以是很生动的:回忆城中的某个给你印象深刻的人的笑容、你在城中迷路后的遭遇、人们亲切的言谈等等。我们曾经以为只有坚固的墙壁、厚实的石板道路、丰富的橱窗中的售卖品才能给我们切实的存在感和存在意义。其实却恰恰相反,正是那些漂浮在空中的言语、欢笑、多样的情绪、音符和香气——这些“虚幻”的东西给了我们城市的意义,并使得我们感觉踏实.每个城市都在改变,却是朝着一个统一的模子改变。城市渐渐都上了发条,成为了一个个机器般的城市。而马可波罗说过,没有一块块石头,就不会有拱桥。他的意思是,没有一个个住在城市的人,也不会成为一座第2页共3页城市。“我相信这本书所唤起的并不仅仅是一个与时间无关的城市概念,而是在书中展开了一种时而含蓄时而清晰的关于现代城市的讨论。”作者在结尾中再次强调,那架势真有如末日将临:“免遭痛苦的方法有两种,对于许多人,第一种很容易:接受地狱,成为它的一部分,直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第二种有风险,要求持久的警惕和学习: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