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腐败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思考构建腐败风险预警防控体系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XX年工作规划》的重要举措,腐败风险预警防控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很多措施和环节都还处在学习、摸索和实践中。笔者就县级及其以下各级各部门构建腐败风险预警防控体系建设发表个人见解。一、腐败风险预警防控的含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反腐倡廉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十七届五次全会上再次强调,要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项制度为重点,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因此,把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开展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我们就要首先弄清腐败风险、预警防控的含义。腐败风险:是指实施公共权力的主体,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发生滥用公共权力或以权谋私的可能性。预警防控:是指各级组织、纪检监察机关针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或已经出现的错误苗头进行主动防范和监控的一种措施。腐败风险具有客观性、损失性和不确定性。风险的客观性揭示了任何有业务处置权、有职责的岗位都有风险。风险的损失性揭示了一旦风险发生,就会对本人有效履行职责,对事业、对社会各个方面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作为国家公职人员,有责任、有必要主动防范,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减到最低。风险的不确定性揭示了风险只是有可能发生的,并不是必然会发生的,是可以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预防措施,增强自身的自律意识,去防止风险发生的,或通过努力把它降到最低程度。腐败风险预警防控体系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关注和遏制“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针对在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和岗位职责三个方面存在的腐败风险,在综合运用现有工作手段的基础上,通过前期预防措施、中期监控机制、后期处置办法构建预防腐败的“三道防线”。前期预防措施是解决预防工作覆第1页共8页盖面的问题;中期监控机制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后期处置办法对可能发生的腐败行为实施超前预警。根据各类腐败案件诱发的因素,我们将腐败风险预警防控范围界定为因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不能廉洁自律而产生的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岗位职责风险。县级及其以下各级各部门实施腐败风险预警防控,要按照分级管理、权责明确的要求逐步推进。防控“三类腐败风险”,要利用各种手段,防范党员干部在公务活动或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研究制定行为准则、公开办事程序、公布工作流程、加强监督检查,时刻督促提醒,及时纠正偏差,避免腐败风险演化为腐败行为。二、查找腐败风险点、主动自我预警防控查找腐败风险点,是预警防控的基础,是自我预防的有效措施,是实施廉政预警的第一道防线。各级党员干部要针对日常工作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岗位职责风险,采取“自身找、群众帮、领导提、集中评、组织审”等多种方式,排查各个环节存在的风险点,建立腐败风险库,增强廉洁自律的主动性和监督制约机制的有效性,以达到预防腐败的目的。一是思想道德风险。道德风险因素,属于无形因素,与人的不正当社会行为和个人的品德修养、性格特点有关。思想道德风险是腐败产生的动机,要从党员干部的个人品德、生活圈、社交圈、娱乐圈以及八小时以外的活动表现等方面查找风险点。二是制度机制风险。制度机制风险是腐败产生的机会,主要表现是不能根据改革发展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形势需要,及时完善和认真执行各项制度,造成部分制度可操作性不强,贯彻落实不到位;部分机制缺乏相互支撑、相互制约,约束力和监督力的作用不明显,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措施。三是岗位职责风险。岗位职责风险是腐败产生的条件,主要是不履行“一岗双责”或履行不到位;违反廉洁自律相关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违反民主集中制,独断专行或软弱放任;失职渎职、不作为或滥用职权等。查找岗位职责风险点要以清权明责和工作业务流程为主要抓手,领导班子成员岗位职责风险点的查找以清权明责为主,其他科股室岗位职第2页共8页责风险点的查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