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自己创造自己兰州五十三中陶树林现在中学生心目中的班主任:年轻化,专业化,多才多艺化;少一点指令,多一些商量;少一点约束,多一些自主;少一点限制,多一些弹性….面对这么多的要求,我每天都阅读《德育报》,并结合自己的实际与班级,尝试着去管理自己的班级,在学习中收益非浅。一、面对学生的态度。我们每个人随时随地都希望看到一张张满是灿烂笑容的脸,只是我们在意的是别人的笑脸,又何曾在意过自己的表情?作为班主任,我们天天面对的是涉世不深的孩子。我们却因为他们是学生,所以一脸严肃;因为他们淘气,所以横眉冷对;因为他们闯祸,所以大发雷霆;因为生活的烦琐,所以有时将愤怒“移植”……这是过去的教育,今天,我们要从孩子的幼嫩、淘气、惹祸中挖掘隐藏的潜能,从发展的眼光看孩子。用微笑替代冷酷,用亲切替代尖刻。当学生不做作业时,我们要学会和他一起找原因,当学生恶作剧时,我们学会循循善诱……用微笑替代冷酷,用亲切替代尖刻;用幽默替代威严,用宽容替代体罚;用沟通替代怨恨,用冷静替代暴躁;用关爱替代冷漠,用尊重替代讥讽。二、对学生的要求。我对学生的要求除了校规以外,重点要求他们的做人。男生要有1阳刚之气,干事要合乎情理;女生的要求为:天真里颇具聪颖,活泼中深藏文静;温柔内蕴有刚毅,倩影下饱含纯情。三、扬善于公堂,归过于私室。教育家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能力,完成他的人格。”读了这句刻骨铭心的话,我的教育方式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我的性格急,总是觉得学生不能犯错误?只要我觉得不对,不分场合,总要指责:“你给我站出来。”“上课这么久了,还吵。”“某某同学,上课为什么吃东西。”……甚至有时还伸出自己的纤柔之手。班会课,除了批评学生的错误,就是制定制度,弄的学生很烦。自从学习《德育报》,我学会了扬善于公堂,归过于私室。不论何时,我都严肃中带有一份慈爱去呵护我的每一个学生。不论班级“乱”还是“吵”,我都不大声吆喝,就用一种严肃的目光看学生,一次、二次,我的这种方法很有效,学生很乐意接受。学生成绩差,作业乱,我都不在全班面前批评,总是个别叫在走廊里、办公室或者放学留下单独谈一谈。班会课,每次都是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主题班会,留下十分钟小结一周,表扬一些有进步的同学,“某某同学星期二垃圾倒的干净。”“某某同学作业交的有进步,不偷懒。”“某某同学乐于助人。”针对中学生穿校服的不良现象,我班开了“小校服,大问题”的主题班会,三个生动形象的小品。有反映学生进校门与值周生争执的,有反映学生带着校服来到学校,把它挂在椅子背上的,有反映学生逛公园时,把校服铺在地上当坐垫的。学生表演的非常好,起到了很好2的效果。四、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蹲下来跟学生说话。给学生多一份理解,尊重。初中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对性有了朦胧的感觉,学生之间就有一种爱恋之情,这种矛盾心理,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时,我们班主任就应该给学生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理解。我的2004届的两位学生,在初二时,受到感情骚扰,互相写信,表达自己的感情。后来被我知道了,我并没有指责,也没有公布于全班,更没有扯下脸皮痛骂,而是无声地给他们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你们互相表达自己的感情,互相有喜爱之心,说明你们的身理、心理发育非常正常,值得高兴。但是,该现在干的不要等到将来,该将来干的不要提前到现在……”几天后,他们各自回了信,很感激我,就这样在无声中,他们彼此有了新的认识,开始发奋学习,最后成绩很好。一次,我班一位学生离家出走,面对这种情况,我忍受各种压力,肩负无比的责任,给这位学生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请伸出你幼稚的小手,让我拉你走这难过的日子,你可知道,你的好朋友,在帮你的同时,更多的害了你的前程,请相信老师,家长,我们一同托起明天的太阳……”,我知道在给了一份爱心的同时,更多肩负了一种责任,可是为了一颗年幼的心,为一个孩子,我必须尽我最大的努力。这位学生回到了教室。一月以后,她又离家出走了,这时,作为班主任的我就开始联系家长,给她讲道理,让同学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