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中国近代经济变化与民族工业发展(上)学习目标:(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学习重点难点: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的变化,洋务企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Ⅰ、课前预习:一、近代中国经济的变化:1、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仍以.为主体,其特点是:以.为单位,.结合。鸦片战争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以.为主要方式,中国小农经济受到冲击而开始破产,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产地和.市场。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向.社会过渡。2、19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内部一批官僚,认识到.的重要性,发起了一场旨在.的运动,史称.。其根本目的是.。代表人物.。开始标志是.,结束标志是.。3、中国近代工业起步的标志是.。洋务运动期间最大的官办企业是.。第一个使用机器开采的煤矿是.。4、洋务运动不能挽救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是.。5、19世纪70年代,在.的影响下,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代表企业有.。6、近代时期,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一方面使中国丧失了民族的独立,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依附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西方的科技、制度、思想相继传入中国,中国在西方列强的枪炮威胁下,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1、出现:——19世纪70年代。(1)原因:.。(2)代表企业与人:.。2、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1)条件:①清政府的政策调整: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并于1903年.。1901年,清政府推行“新政”。②社会思潮:此时社会上兴起了.的思潮。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运动。(2)代表人物:.3、第一个黄金时代:——1912-1919年。(1)原因:①.的建立,使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提高,激发了他们.的热情。②政府的政策:民国政府实行.。并倡导使用国货。③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④外部环境优越:一战使列强.。(2)此时的代表人物.,主要行业.。4、第二个黄金时代:——1927-1937年。(1)原因:①国家的统一。②政府的政策:如等。(2)意义:为中国的抗日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5、衰落:——1937-1949年。(1)原因:①日本的侵略。②官僚资本主义的膨胀与压迫。③战争不断,政局不稳。④政府的政策:货币贬值。(2)表现:民族工业萎缩,大量破产。6、短暂复兴与消亡:——1949-1956年。(1)短暂复兴原因:新中国成立,对民族工业采取扶植、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2)消亡的原因:三大改造。Ⅱ、本课教学环节:【学情调查情境导入】1、导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抵制日货运动。2、展示重点难点。【课堂展示合作探究】1、检查预习情况,解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应的问题。材料一1896年,荣氏兄弟决定筹办面粉厂。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当地士绅的反对,幸好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一连下了八道批示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最终才导致保兴面粉厂、振兴纱厂等企业的创办。材料二1914年“一战”爆发。西方列强忙于战争,中国市场进口棉纱减少,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荣氏企业便大力扩充规模……荣氏企业在每个袋装面粉中塞入一个铜板,以博取顾客的中彩心理,引发了大家竞相购买……机制面粉价廉物美,并毫无毒素,很快便在面粉业立足、发展起来。材料三抗战时期,荣氏工厂惨遭浩劫。抗战后,荣氏企业试图东山再起。但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再加上美国产品的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一指出荣氏企业在创办初期的有利和不利因素?(2分)(2)概括材料二中荣氏企业得以发展的因素。(4分)(3)材料三中的“同根相煎”是何意?(1分)(4)为什么有人认为“中国民族工业的真正春天是1956年”?(1分)(5)假如你是1916年某报的记者,请为荣氏企业的面粉写一句广告词(不超过20字)。(2分)(6)下图为荣德生1943年书写的对联,从中可以看出荣氏企业的经营理念。这种理念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弘扬、借鉴的精神是什么?(2分)【达标训练巩固提升】A1、(09海南历史)表21937、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