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阳市第一中学高三地理2.1城市与城市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1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2..了解城市的形态特点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城市的空间结构。2.难点:理解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详看课本和高一时的导学案,默写完成知识梳理。2.独立完成预习案,探究案和训练案。3.研读《步步高》p76∽78相关内容。预习案一、知识梳理(默写)(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⑭________模式。2.形成因素(1)经济因素a.表现: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城市里土地利用方式主要决定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⑮________的高低。b.影响地租的因素:主要有⑯______________和⑰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c.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2)⑱________不同:是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3)⑲________高低。(4)种族或宗教团体(西方城市)。(5)历史原因。二、基础自测(2011·重庆文综)下图表示我国某城市2008年部分人均用地状况。读图回答1~2题。1.2008年该城市四类人均用地中,符合国家标准的是()A.居住用地B.工业用地C.道路用地D.绿地用地2.该城市准备打造成为区域性的物流基地,急需采取的措施是()A.改善居住条件B.发展高技术工业C.加强交通建设D.美化城市环境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图”。完成3~4题。3.该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集中区由市中心向外依次是()A.商业及公共服务区、住宅区、工业区B.住宅区、商业及公共服务区、工业区C.商业及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住宅区D.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及公共服务区4.距市中心4千米附近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A.政策、劳动力B.市场、劳动力C.地价、市场D.政策、地价[我的疑惑]探究案一、合作探究:探究一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9年9月4日,《福布斯》评出的世界十大“未来世界之都”出炉,北京、上海入选,选择北京、上海的理由是:北京:2008年主办北京奥运,是中国文化和政治心脏地带,著名历史名胜包括天安门广场、紫禁城等,同时拥有众多国际知名的前卫建筑。《福布斯》特别提及位于北京的清华大学,称它是中国版的麻省理工学院。上海:25年前走在上海外滩,车辆稀疏,现代化大厦尚未筑起。今天上海作为中国最大城市,人口逾2000万,不仅有世界最大货运港,还是全球第4高的城市,拥有21幢210米以上的摩天大楼。上海正筹备兴建580米的大楼,势将成为中国内地最高建筑物和新地标。材料二我国华北平原中部地区的某城市功能区空间结构示意图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或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等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1)北京天安门位于市中心,从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分析如此布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北京、上海与一般中小城市相比,特有的功能区是什么?请写出其空间分布特点及主要职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图中住宅区的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中还缺少一种功能区,请写出其名称并简要说明其地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归纳】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1)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城市地价随距市中心的距离增大而递减,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2)交通通达性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①市中心: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一般为__________用地。②市中心附近远离主干道的地区:通达度差,地租较低,一般为________用地。③城市主要道路与环线交会处:地租较高,形成地租次高峰,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