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学案一、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报刊业的发展过程和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报刊,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对中国社会所起的作用。掌握影视业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特点及其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典作品,分析影视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和影响。了解互联网诞生和在中国的迅速发展,理解互联网在中国迅速发展的原因,辩证认识其影响。二、过程与方法:利用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学会运用表格等方法归纳知识,运用对比、概括、探究等方法感悟历史,提升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教材通过提供相关材料,引导学生感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发展繁荣,对于唤醒民众,争取国家独立和解放,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电视在视觉和听觉方面比报纸题更具冲击力,在内容上比报纸更具时效性,所以它的教化功能更强,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大。互联网的优势使它较之其它媒体更具有发展潜力,但它是把“双刃剑”,只有正确使用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重点难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学习预案:1.1883年在广州创办的①__,是中国境内创办的一份中文报纸;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②__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2.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在华创办的报纸有③__、④__。3.新中国建立后,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主要舆论工具的代表性报刊是⑤__、⑥__。4.1905年,⑦__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⑧__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合作探究学习一.报刊业走向繁荣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导言、子目一和历史纵横来解决以下问题1.中国报刊业何时产生?中国境内第一份报刊是什么?2.中国报刊业起步阶段呈现怎样的特点?提供哪些方面的信息?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3.中国报业从戊戌变法到改革开放以前每个时期有哪些代表性的报刊,各一举例说明分析他们分别产生的影响?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业进入繁荣发展的原因有哪些?5.中国报业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哪些积极作用?有无消极影响?二.影视事业的发展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子目二、历史纵横和相思之窗,解决一下问题1.近代中国电影经历了那几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有哪些代表作品?2.新中国成了后我国电影业又经历那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哪些代表作品?3.电影业在我国的发展,给我国社会带来哪些影响?4.思考电视普及的原因有哪些?5.电视有哪些功能作用?电视有这些功能,但为啥我们家长却要限制我们看电视呢?三.互联网的兴起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子目三和资料回顾来解决以下问题1.思考互联网从1994年进入中国之后迅速发展的原因?2.互联网是怎样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交往习惯?3.互联网推广有利也有弊,请谈谈你的观点?学生生成问题与探究解答课堂小结:知识整合19世纪30年代20世纪前期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以来报刊兴起繁荣阶段电影渐入辉煌电视数字电视、液晶电视网络出现并迅速普及学生反思:教案学习预案:《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申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人民日报》、《红旗》、《定军山》、《渔光曲》一.报刊业走向繁荣1——5问题的答案在教材72至73页导言、子目一和历史纵横中的内容中二.影视事业的发展1——5问题的答案在教材73至74页子目二、历史纵横和相思之窗的内容中三.互联网的兴起1——3问题的答案在教材74页子目三和资料回放中生成问题与解决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