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一中高二年级水平测试历史必修一复习学案(上)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水平测试考试纲要】具体考试内容与要求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宗法制②分封制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说明①始皇帝与三公九卿②郡县制3.列举从汉代到元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①中朝、刺史②三省六部制③枢密院和三司④行省制度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①内阁制度的确立②军机处的设置第一课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一、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一)夏朝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古代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2.政治特点: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二)商朝1、商朝的建立:约前1600年,商族首领成汤灭夏,建立商王朝。2、商朝的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商王控制着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利。)3、商朝政治的特点:充满神权色彩(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商王对参加联盟的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各附属国拥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二、封邦建国(一)周族的兴起周族是以农耕著称的古老部族,起初生活在关中地区,于商朝后期兴起。(二)西周的建立与稳定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国,定都镐京,史称西周。2.西周建立后,经历了短期的社会动荡,执政的周公修改了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大举实行分封,西周的政局稳定下来。(三)西周社会的政治制度1.西周的分封制:概念: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用以巩固其统治的一种统治制度。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宫。对象:王室贵族、异姓功臣、先代贵族和边远部落首领。主要的封国:齐、鲁、宋、卫、燕、晋等国家。(P3图)内容: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影响:①分封使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得到加强;③形成了西周贵族集团“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④加强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2.西周的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实质: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特点:①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度。②嫡长子(大宗)与庶子(小宗)的关系,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③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影响:①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②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③利于凝聚宗族力量,“国”“家”结合起来④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礼乐制:各级贵族的政治生活准则,实质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二者是互为表里的关系。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之上的,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外在体现。※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浓厚的专制色彩;早期的政治制度有继承性和发展性,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秦朝的统一(前221年,秦王嬴政)w.w.w.k.s.5.u.c.o.m1.条件:A春秋开始,宗法分封遭到破坏,大宗频繁取代小宗,周王失去共主地位。兼并战争使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B战国时,商鞅的变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2.统一的过程: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于前221年完成国家的统一。3.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群雄割据的战乱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符合各族人民的心愿,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秦朝1.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2.内容(表现):⑴皇权至上⑵家天下的皇位世袭继承制⑶中央设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