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区第十四小学三年级一班语文学科第六册导案主备雒军霞复备姜方莉、何芳、盛延霜审核何炜炜编号5授课人雒军霞课题理想风筝课型新授1课时教学准备ppt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与“小伙伴”放飞了什么样的风筝,以及这些风筝的含义。2、结合课文体会“理想的翅膀”的含义,初步树立自己的理想,并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升华。教学重点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激发学生初步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之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体会课题“理想的翅膀”的含义。教学过程环节导案备注(教师复备修改)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同学们,春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你看春天向我们走来了,课件一:出示春天的美丽景色。你们能用平时积累的关于春天的词语来描述这些图片吗?(生答:冰雪融化、鸟语花香、满园春色、欣欣向荣、莺歌燕舞等)那么美的景色,这样迷人的季节,你们最想到外面干什么?(生答:放风筝)对,“放风筝”是一项很好的户外活动,风筝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放风筝不但能强身健体,还能预防近视眼呢?课件二:出示户外放风筝的画面。看完画面后你想说什么?(他们放的风筝各不一样都是谁在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放风筝的文章。(板书课题)学生质疑导入课文请同学们看老师板书,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理想的翅膀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是小朋友在放风筝,为什么题目叫理想的长翅膀?)过渡:是啊,春天是美好的季节,同学们最喜欢放风筝,这么多的风筝在天空中翩翩起舞,这些天空中飞的风筝都是我们理想的翅膀。那么,他们的理想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学习课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完了课文,你们知道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吗?(生答:写了“我”和小伙伴们在春天一起放风筝的事。)同学们的表现可真棒!2、刚才,同学们的表现真精彩!那么下面就请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中的“我”和小伙伴们放飞了什么样的风筝呢?3、指名回答。请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吧!1、出示导读提纲,同桌合作学习。(1)认真读课文3-6自然段。(2)根据文中的内容填写下列表格。品读语言体会情感(3)交流学生喜欢的段落,在读中品味语言,体会情感。边读边出示课件三:你看,我的风筝像一顶水兵帽,后面还飘着两根飘带,因为我长大想当海军。此刻,我似乎看见了无边的大海和涌起的浪花。(学生品读语言,想象画面。通过一个比喻句写得形象、生动。)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把风筝比作成什么?读了这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下面请同学们带着你的想象读这个句子。自由读、指名读、评价读、示范读、赛读等形式。出示课件四:瞧啊,一只美丽的大蝴蝶,翅膀一扇一扇的,正在空中翩(piān)翩(piān)起舞,这一定是小薇薇的巧手做的,她想像她爸爸一样,当个昆虫学家。(重点理解“翩翩起舞”的含义,“翩”形声字,扁扁的羽毛。)生活中你用“翩翩起舞”形容过什么事物?生可能说:蝴蝶、落叶、跳舞跳得非常好的人、鸟、雪花……)还有谁在放风筝?放飞的是什么风筝?(生答)出示课件五:还有,那瓦片风筝是未来的建筑大师二喜的,那双体花瓶风筝是双胞胎兰兰和红红的。所有的风筝中,要数小音乐家根子的最棒了,那是一架竖琴。说实话,见了他的风筝我才知道竖琴是什么样。风筝上挂的两排风铃可真好听:“得啷啷,得啷啷!”把带着鸽哨的鸽子都引来了。(同学们,见过竖琴吗?课件出示。竖琴美吗?表现在哪里?(生答:“把带着鸽哨的鸽子都引来了”)怎样才能读出它的美呢?试着读一读“得啷啷,得啷啷!”)谁的风筝最有意思?表现在哪里?出示课件六:最有意思的风筝要数芳芳的了。她直到现在还没决定长大干什么,所以只好照自己的样子做了个风筝,让她到天上去好好想想吧!哈,风筝的后脑勺上还拖着一条马尾巴似的长辫子!(这段话中那一句写的最形象、生动?试着读一读。)重点指导学生喜欢的一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品位、体会。在品读语言的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努力达到能够背诵的程度。(在读中积累语言,丰富学生的词汇量。)2、他们放飞的风筝为什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