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五汛中学高二化学选修3教学案(3)教师版课题:原子结构③主备人:王洋先日期:2009-04-28[知识与技能]:1、知道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的含义;2、了解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区别与联系;3、能用轨道表示法表示简单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4、了解泡利原理、洪特规则,并能根据它们来书写轨道表示式及判断书写的正误。[过程与方法]:以科学探究、思考与交流等方式,探究泡利原则、洪特规则以及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基础[教学重难点]:1、了解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含义;2、了解泡利原理、洪特规则,并能判断轨道表示式的书写正误。[教学过程]:[温故而知新]:1、A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X、Y及该原子3p能级上的电子数分别为(B)A.18、6、4B.20、8、6C.18、8、6D.15~20、3~8、1~62、下列电子排布中,原子处于激发状态的是(BC)A.1s22s22p5B.1s22s22p43s2C.1s22s22p63s23p63d44s2D.1s22s22p63s23p63d34s23、根据构造原理判断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D)A.Al1s22s22p63s23p1B.O2-1s22s22p6C.Na+1s22s22p6D.Si1s22s22p2[导入新课]:在初中我们就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很小,但核外有一个很大的运动空间,如果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运动情况比较简单。但对于多电子原子来讲,电子运动时是否会在原子内打架呢?它们有没有一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呢?是否与神州七号绕地球的运动一样呢?我们又怎样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和排布的有关知识。[板书]:五、电子云和原子轨道:[设问]:请想一想宏观物体的运动的特征?[讲解分析]:可以准确地测出它们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及运动的速度;可以描画它们的运动轨迹。[指导阅读]:那么微观粒子(电子)的特征呢?请同学们阅读P9—11内容,了解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及电子云的概念。[讲解分析]:核外电子质量小,运动空间小,运动速率大;无确定的轨道,无法描述其运动轨迹。无法计算电子在某一刻所在的位置,只能指出其在核外空间某处出现的机会多少。[归纳小结]:电子运动的特点:①、质量极小②、运动空间极小③、极高速运动。1、电子云:⑴、定义:像这样用小黑点的疏密形象地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概率分布图象叫做电子云⑵、说明:①、图中的小黑点表示:②、黑点的疏密程度表示:③、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概率越大,电子云月密集。[典型例题]:例1、下列关于氢原子电子云图的说法正确的是(B)A.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的多少,黑点密度大,电子数目大B.黑点密度大,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机会大C.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D.电子云图是对运动无规律性的描述[归纳小结]:2、原子轨道:⑴、定义:常把电子出现的概率约为90%的空间圈出来,人们把这种电子云轮廓图成为原子轨道。⑵、原子轨道(电子云)形状:s电子云呈球形,p电子云呈纺锤形(或无柄亚铃形);⑶、说明:①、S原子轨道是球形的,能层序数越大,原子轨道的半径越大。②、不同能层的同种能级的原子轨道形状相似,只是半径不同。[教师精讲]:s电子的原子轨道都是球形的(原子核位于球心),能层序数越大,原子轨道的半径越大。这是由于1s,2s,3s……电子的能量依次增高,电子在离核更远的区域出现的概率逐渐增大,电子云越来越向更大的空间扩展。这是不难理解的,打个比喻,神州五号必须依靠推动(提供能量)才能克服地球引力上天,2s电子比1s电子能量高,克服原子核的吸引在离核更远的空间出现的概率就比1s大,因而2s电子云必然比1s电子云更扩散。[典型例题]:例2、下列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D)A.原子核外的电子象云雾一样笼罩在原子核周围,故称电子云B.s能级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处在该轨道上的电子只能在球壳内运动C.p能级的原子轨道呈纺锤形,随着能层的增加,p能级原子轨道也在增多D.与s电子原子轨道相同,p电子原子轨道的平均半径随能层的增大而增大例3、下面是s能级p能级的原子轨道图,试回答问题:⑴、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形,每个s能级有个原子轨道;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形,每个p能级有个原子轨道。⑵、s电子原子轨道、p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