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高二历史学案:第14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人教版必修3)一、课程标准: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二、教学要求:1、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2、讨论并概述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认识“双百”方针的价值。3、感受文艺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价值。养育人文精神三、教学目标:1、识记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内容“双百”方针的贯彻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2、理解“双百”方针的提出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具有必要性。四、情感态度价值观:文化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勤于思考、独立思考的意识和素质。五、重点难点:1、本课重点:“双百”方针的内容及对文艺发展的影响。2、本课难点:“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文革”对文艺工作的冲击。六、课堂练习1.“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对毛泽东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春天是指伟大新中国的建立B.文学、艺术观点可以自由发表C.无论什么思想都可以自由传播D.坚持“百花齐放”对社会主义发展有利2.1956年,毛泽东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其中,“百家争鸣”的含义是()A.不同学派可就任何问题进行争论B.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C.科学研究与政治没有任何联系D.不同风格的艺术形式可自由发展3.观察右图,思考反映了什么问题()A.“双百”方针提出后文艺创作出现了繁荣局面B.“双百”方针遭到破坏,文艺创作出现百花凋零的局面C.“文革”后,文艺创作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春天D.改革开放后,文艺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4.从“文革”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所犯的主要错误是()A.把学术问题看作是政治问题B.给予学术创作和科学研究过多的自由C.削弱科学、文艺工作为政治服务的功能D.限制文学艺术作品的题材和主题5.“双百”方针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但在实践中出现了波折。对“双百”方针的背离开始于()A.《红旗谱》B.《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C.破除“四旧”D.设立鲁迅文学奖6.“文化大革命”期间,“双百”方针被恣意篡改和歪曲的直接原因是()A.毛泽东从根本上已经放弃了这一基本方针B.文艺界人士遭到批斗C.江青反革命集团鼓噪破除“文艺黑线专政”D.防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推行“和平演变”7.读下图,属于“革命样板戏”的是()8.改革开放后,我国文艺工作再现勃勃生机的主要原因是()A.树立了“样板戏”榜样B.破除了“文艺黑线专政”C.国家号召向人民学习D.重新落实“双百”方针答案:1—8CBAABC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