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设计、实施、反思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兰州市城关区大砂坪小学课题的提出:根据近几年来我校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专家型和优秀的语文教师缺乏,教师的教学停留在以知识为主的层面上,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在教师课堂的预设下,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只停留在教师用书、教学参书上,不能结合学生的水平合理的选择教学设计,照搬教案已经不适合教育的需要,不适应学校的发展,死的教案约束着教师的教学行为,为了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由校长牵头,以自愿的形式,组成课题研究小组,对语文阅读教学进行调查、取证、研究,其目的是促进教师教学的向心力,以此为契机,带动我校阅读教学设计、实施的水平。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课堂教学设计是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在课程目标的引领,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设计科学的、有效的教学程序(教学目标、教材的重难点、学情情况、采取的教学策略、作业的分层设计)。通过接触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发展。借助课堂实践,对教学预设、学生学习情况、学生发展情况进行反思,继而补充设计内容,完善教学设计。选题的意义:一篇好的教学设计恰似一幅蕴含师生人文素养、观念想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立体风景图;它应是教师终身的随时随想,而不应是一时的偶有所得。课题负责人及其成员结合大砂坪小学语文教学情况,本着以科研促教学的学校长远发展目标,把实践、反思作为教师长期学习的基石。本课题的研究,能够让教师准确地定位教学目标,利用教学目标的分解,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教案,实现真正的语文阅读教学,整合教学资源,实现三维目标的统一,夯实语文教学,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整体发展。研究的价值:对教材的设计、实施过程中,实现有效地教学系统,让教学资源产生合力。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有助于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助于教师运用有效的备课策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学校语文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研究的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逐步改变目前我校语文教师教学中对文本感悟不深、个性解读文本能力不强的现状。我们认为:1.在语文教学中,应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为学生设立各种全过程亲身实践、亲身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程序,探索并形成小学语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和应用性理论,形成若干设计模式及具体操作方法。2.形成若干系列化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及指导意见,作为教师学习和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参照,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3.引领学生通过听、说、读、写、思、查、演等语文实践活动,在“体验感知、体验感悟、体验思维、体验积累、体验情感、体验合作、体验实践、体验创新、体验挑战、体验成功”的过程中,促进知识的感知和内化,陶冶情感,开启智慧。研究的内容:(1)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应用性理论收集有关教学设计的理论和研究成果,结合新课程理念和有关理论对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涵义、特点、理念、思路、内容、一般过程、与传统课堂教学设计的区别与联系等,进行理性分析和归纳,形成基本的理论框架。并在指导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2)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模式和操作方法借鉴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对现有课堂教学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和归纳。形成若干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及操作方法。指导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和研究。并在课堂设计实践中不断验证、调整、丰富和发展。(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收集和积累典型的教学活动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揭示教学活动设计与教学有效性的关系。探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的方式方法。研究的思路:1.2010年4月建立课题组,设计课题研究方案。进行选题,撰写课题报告2.2010年4—7月收集有关文献资料作为课题实施的参考材料。利用各年级组的语文教案和《大砂坪小学语文教学设计集》进行调查分析。3.2010、8—2011、7课题开题并实施。4.2011、8——2011、12收集优秀典型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案例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5.2012年3月——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