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师大附中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阶段测试数学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第Ι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全集,,,则等于()A.B.C.D.2.已知则()A.B.C.D.3.已知函数,满足,则()A.2B.-2C.-3D.34.函数的定义域为()A.B.C.D.5.下列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并且是定义域上的偶函数的是()A.B.C.D.6.以为顶点的三角形是()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7.的大小关系是()A.B.C.D.8.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①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②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③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④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平面平行;⑤垂直予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⑥如果两个平面垂直,过一个平面内一点作交线的垂线,则它就垂直于另一个平面;⑦如果一个平面内的相交直线平行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则这两个平面平行;⑧如果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A.①②③④⑦⑧B.①③⑤⑥C.①②④⑥D.①④⑦9.直线与垂直,则的值为()A.OB.-6C.-2或-6D.O或-610.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判定方程的一个根所在的区间为()-101230.3712.727.3920.0912345A.(-1,0)B.(0,1)C.(1,2)D.(2,3)11.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偶函数,在上是减函数,且,则使的范围为()A.B.C.D.12.己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A.B.C.D.第Ⅱ卷填空题、解答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13.函数且的图象必过定点,则点坐标为。14.过点且平行于直线的直线方程为。15.一个底面为正三角形,侧棱与底面垂直的棱柱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则这个棱柱的体积为。16.对于函数中任意的有如下结论:①;②;③;④;当_时,上述结论中正确结论的序号为。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Ⅰ)设求的值;(Ⅱ)设,求的值。18.(本小题满分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已知正方形的中心为,一条边所在的直线的方程,求正方形的其他三边所在的直线方程。19.(本小题满分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求过点且被圆所截得的弦长为的直线方程。20.(本小题满分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设函数,(Ⅰ)证明函数是奇函数;(Ⅱ)证明函数在内是增函数;(Ⅲ)求函数在上的值域。21.(本小题满分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如图,在直三棱柱中,分别是的中点,点在上,。求证:(Ⅰ)平面:(Ⅱ)平面平面。22.(本小题满分14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设函数对任意实数都有且时。(Ⅰ)证明是奇函数;(Ⅱ)证明在内是增函数;(Ⅲ)若,试求的取值范围。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末考试数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DCCBADDADCDC二、填空题13.(1,4);14.;15.;16.①②③④;三、解答题17.解:(Ⅰ);(Ⅱ)18.其他三边所在的直线方程分别为:;;。19.解:ⅰ)当斜率不存在时,过点的直线为,满足已知条件;ⅱ)当斜率存在时,设斜率为,则过点M的直线为:。整理得:,即,所以,,所以直线的方程为:。综上所述,过点M的直线方程为:或。20.(Ⅰ)证明:由题意,得,即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函数为奇函数。(Ⅱ)证明:设是内任意两实数,且,则,函数在内是增函数。(Ⅲ)解:函数在内是增函数,函数在内也是增函数,函数在内的值域为。21.证明:(Ⅰ)分别为与的中点,,又不在平面内,平面(Ⅱ)三棱柱为直三棱柱,平面,,又与交于点,且与都在平面内,平面,又在平面内,平面平面。22.(Ⅰ)证明:,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令,则,令,则,函数为奇函数。(Ⅱ)证明:设是内任意两实数,且,则,,函数在内是增函数。(Ⅲ)解:函数在内是增函数,且,的取值范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