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十一)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氯元素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液氯是纯净物,氯水是电解质,漂白粉是混合物B.氯气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是因为氯分子具有强氧化性C.随着化合价的升高,氯的含氧酸酸性和氧化性均逐渐增强D.不能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答案D解析氯水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氯气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随着化合价的升高,氯的含氧酸氧化性逐渐减弱;因为氯水能将pH试纸漂白,所以不能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过程或实验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氯气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氯气是电解质B.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的作用原理是相同的C.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但实际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而不是氯气D.为证明氯水中含Cl-,可先加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答案C解析A项,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B项,漂白粉是利用强氧化性消毒,而明矾净水是利用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吸附杂质;D项加盐酸时引入Cl-,干扰实验。3.(2010·昆明期考)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制的氯水中只含有Cl2和H2O分子B.新制的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C.光照氯水有气体逸出,该气体是Cl2D.氯水放置数天后pH会变大答案B解析新制的氯水中含有H2O、Cl2、HClO分子和H+、Cl-、ClO-、OH-,光照氯水发生反应2HClO=====2HCl+O2↑,故A、C项错误;氯水中的H+可使石蕊试纸变红,HClO具有漂白性可使石蕊试纸褪色,前者反应速率较快,后者反应速率较慢,故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故B项正确;氯水久置,因弱酸HClO分解成强酸(盐酸)使溶液酸性增强、pH减小,故D项错误。4.(2010·河南洛阳高三一模,9)今有甲、乙、丙三瓶等体积的新制氯水,浓度均为0.1mol·L-1。如果在甲瓶中加入少量的NaHCO3晶体(mmol),在乙瓶中加入少量的NaHSO3晶体(mmol),丙瓶不变。片刻后,甲、乙、丙三瓶溶液中HClO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关系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甲=乙>丙B.甲>丙>乙C.丙>甲=乙D.乙>丙>甲答案B解析Cl2+H2OHCl+HClO,NaHCO3能与HCl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平衡正向移动,NaHCO3不能与HClO反应因为酸性H2CO3>HClO,结果c(HClO)增大;NaHSO3具有还原性,与Cl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平衡逆向移动,c(HClO)减小。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B.工业上用石灰乳制漂粉精:Ca(OH)2+Cl2===Ca2++Cl-+ClO-+H2OC.过量的Cl2通入FeBr2溶液中:2Fe2++4Br-+3Cl2===2Fe3++6Cl-+2Br2D.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a2++2ClO-+CO2+H2O===CaCO3↓+2HClO答案A解析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O弱酸,应写化学式,A项书写错误。6.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按下图所示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黄绿色橙色蓝色白色B无色橙色紫色白色C黄绿色橙色蓝色无色D黄绿色无色紫色白色答案A7.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Ⅰ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消耗B.Ⅱ图中:量筒中发生了加成反应C.Ⅲ图中:生成蓝色的烟D.Ⅳ图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将硫酸溶液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结果有Cl2生成答案D8.将Cl2通入NaBr和NaI的混合液中,待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最后将得到的固体冷却、称量。称量所得固体的质量与通入Cl2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混合液中NaI的物质的量为()A.0.5molB.0.4molC.0.3molD.0.25mol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可知最终得到29.25g固体为NaCl,根据氯元素守恒,有n(Cl2)=n(NaCl)=×=0.25mol。根据图示,0~2.5V(即0~0.125mol)段发生的反应为2NaI+Cl2===2NaCl+I2,故n(NaI)=0.25mol。9.(2010·芜湖一中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氯气的性质活泼,它与氢气混合后立即发生爆炸②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钙溶液吸收③新制氯水的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