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图一是商周时期的骨耜,图二是魏晋墓砖画——牛耕图。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A.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B.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C.经济结构的变化D.手工业技术的进步2、据《吕氏春秋·上农》记载,战国时期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这主要得益于()A.井田制的实行B.工商食官局面的打破C.大一统局面的形成D.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3.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其织造工艺中的挑花结本技术十分神奇,“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古代中国南京云锦织造技术最有可能生产于()A.民营手工业B.田庄手工业C.官营手工业D.家庭手工业4.右图所示《晋商》一书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A.隋唐时期,商业贸易蓬勃发展B.宋元时期,商业发展进入高峰期C.秦汉时期,商运比较活跃D.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5.与唐朝前期的都城长安相比,北宋东京城最大的特点()A.商业活动更加频繁B.商业活动不局限在“市”里C.城市布局整齐、环境优美D.依傍河流两岸而建6、在“价格革命”中,获益最大的是()A.早期殖民主义者B.工商业资产阶级C.封建主D.天主教会7.1656年,清廷“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并“不许片帆入口”,同时颁布了“迁海令”,在沿海制造无人区。该政策的最大影响是()A.打击了中国航海业B.丧失了外贸主动权C.影响了商民的收入D.脱离了世界发展大势8.下列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自然经济的产物B.对维护专制制度、保障财政税收起到了重大作用C.这种思想在明太祖和雍正帝时得到强化D.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而被废除9.新航路的开辟的根本原因是()A.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B.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C.欧洲出现商业危机D.《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10.如果你要亲历一下1492年哥伦布的那一段航行,应该走的航线是()A.由欧洲出发,南下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B.由欧洲出发,沿非洲西海岸到达好望角C.由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D.由欧洲出发,经大西洋绕过美洲最南端,经太平洋到达菲律宾11.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取得的地理大发现的成果有()①发现绕过非洲南端的航路②到达美洲的沿海地区③开通绕过美洲南端的航路④完成通往印度的航行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2.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13、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情形符合实际的是()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C.电灯照亮千家万户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14、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快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A.发生的范围十分广泛B.科学与生产的结合加强C.新技术、新设备的普及D.各国统治者重视程度加强15、“一壶开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爱迪生点燃了世界”的发明是()A.电灯B.电车C.电话D.电脑16.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诸多条件中,最为重要的是()A.改良蒸汽机的问世B.海外市场的扩大C.生产技术的积累D.资本的增多17、17—18世纪荷、英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①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②加速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③为资本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④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④18.能源短缺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此各国政府大力倡导研发新能源。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新能源是()A.煤炭、石油B.电能、核能C.煤炭、核能D.电能、石油19、“一战”期间,中国发展最快的两个行业是()A.橡胶工业和军工业B.化工业和卷烟业C.面粉业和纺织业D.纺织业和化工业20.设想你生活在19世纪70年代前后的中国,欲投资新式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