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党支部书记关于小康建设经验的发言绘就发展蓝图建设小康新村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绘就发展蓝图建设小康新村》。村总人口246户、942口人,耕地3860亩,有党员38人。近年来,村党支部紧紧围绕“五个好”创建标准,以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为重点,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加快了文明、富裕、和谐的小康新村建设步伐。我们的做法是。一、抓班子、带队伍,提供有力组织保证“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这句话很形象地说出了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关键。近年来,我村广大党员干部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围绕小康村建设中心目标,民主决策,分工负责,上下同心,团结协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发挥带头和表率作用,使村党支部真正成了带领广大村民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坚强战斗堡垒。一是完善学习制度,提高自身素质。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地位,需要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各项素质。我村党支部不断完善学习制度,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努力在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领导水平上下功夫。我们充分利用开展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大好时机,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理论、政策,教育党员干部不断加深对群众的感情,逐步培养起了党员干部奋发向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和作风。我们还经常召开党员干部大会,共同总结办事经验,在工作实践中锻炼了党员干部。二是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在党员管理方面,我村党支部在教育引导、落实制度等方面下了真功夫,在全村党员中开展了“比、查、看”活动,即“党员与群众比,查经济发展,看谁更富裕;党员与党员比,查党性观念,看谁更先进”。通过这项活动,让党员从自身上看到不足,让党员们悟出“共产党员”不是荣誉称号、而是一面旗帜的道理,让党员懂得自己的形象就是支部的形象,从而促使党员有效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因此,挂在墙上的制度不再是一种装饰,支第1页共3页部学习制度、村民代表大会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等都在具体工作中得到了贯彻落实,做到了财务公开及时、村务秉公办理、干部作风民主;党员也各尽其责,包路、包户、包产业,主动为群众提供服务,工作热情十分高涨。在党员中,养殖大户20户,种植大户12人,他们成了村里发家致富的带头人。在发展制种业和养殖业及推广方面,党员更是发挥了带头作用。坚强的领导班子,良好的党员队伍,为我村的小康新村建设提供了基本保障。二、调结构,促增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全面建设小康新村,是我们村两委班子的奋斗目标。为了更快更好的实现这个目标,早日让群众有一个舒适、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我们很早就在抓集体经济收入、增加群众收入、抓主导产业上下功夫,一点一滴地为建设小康村做准备。一是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做强制种产业。随着制种产业效益的不断增加,我们因势利导,积极引导群众从事玉米种子生产。为了把玉米种植发展成为我村的主导产业,我们从规范市场行为,教育农户履约,提高村社干部服务态度入手,不断探索服务管理的路子。今年,全村玉米制种面积达3600多亩,户均14亩,种植户达100。玉米制种的稳步发展,为村民带来丰厚收入,仅玉米制种就可创收500多万元。同时我村依托“东方种子公司”和“纯正种子公司”蔬菜实验基地,引导农民以地生财,靠特色促增收。种植高效蔬菜制种300亩,亩均收入在500元左右。二是完善养殖设施建设,做大草畜产业。今年,我村把草畜产业的重点放在养殖示范小区的建设和设施的改善上,以此来壮大养殖的规模。采取优惠政策引、干部包设抓、责任利益结合促的激励政策,建成连片20户以上的畜禽养殖示范小区1个,改造养殖设施200多户。养殖设施的改善加快了养殖量的增加,今年全村户均养牛6头,养羊50只以上的大户20多户。三是积极搞好服务工作,做好劳务输出产业。根据我村地少人多的实际,为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我们积极引导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或利用农闲时节就地到附近的农场企业打工。今年,输出劳动力600多人次,人均收入4000多元。通过这几年经济的发展,我觉得衡量一名村干部的业绩或能力,第2页共3页就应该看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