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159《孔乙己》VIP免费

159《孔乙己》_第1页
1/5
159《孔乙己》_第2页
2/5
159《孔乙己》_第3页
3/5
《构建有效的集体备课模式》调查报告乾安县第一小学吴铁剑一、研究目的集体备课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学校为了摆脱独立备课中教师的局限性而采取的一种必要的形式。但是,我们的集体备课现状令人担忧,集体备课的实效并不大。多数学校采取了每周或两周举行一次集体备课的活动形式时间往往规定在某个上班日的下午,以此来督促教师钻研教材教法,探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出发点和目的都是好的,可事实呢?由于集合的频率较高,教师的工作日益繁杂(特别是人员多、任务多的学校),大多数老师聚到一起时,常常心不在焉、泛泛而谈,十分被动。久而久之,集体备课成了一种形式,一个负担。教师们敷衍了事,活动效果微乎其微。最终,集体备课被转化为个人备课,个人备课未经集体讨论就直接实施于课堂教学,随意性很大,课堂效益自然不高。所有这些,都真实地存在于日常教学工作中,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那么,如何组织集体备课活动,使其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如何改变以往的形式与内容,使其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如何用好学案,真正提高课堂效益……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几年来,我校一直把课题研究工作作为一项科研兴校的重要工作来抓。省十二五规划课题《构建有效的集体备课模式》的设立,自2011年4月开始启动到现在,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也极大推动了我校课题研究的全面开展。由于领导的高度重视,课题组成员的努力工作,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推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二、我们的研究愿景:1、探索教师对于“集体备课活动”的真实感受和观点建议;2、破解“集体备课”形式化的尴尬;3、从教师的视角改进集体备课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内容;4、进一步规范集体备课的管理与评价工作,不断提高集体备课活动的实效。5、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优势,集思广益,资源共享,切实提高课堂效益6、积极培养教师的团队精神,群策群力,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三、我们的行动内容:(一)研究对象本研究主要针对我校的一线教师和教学业务领导进行,大部分教师的年龄都在三十岁左右,四十岁以下的教师。其中,有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一般教师,能代表大多数教师的意愿。(二)研究过程1、确立调查对象,精心设计调查问卷。2、统计数据,了解任课教师对集体备课的认识和感受,发现问题。3、结合发现的问题,召集全体教学业务干部座谈,进行有针对性的项目调查。4、综合分析,得出结论。5、制定行动计划和相关制度,征集意见和建议。(三)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的主要特性是:研究课题来源于实际工作者的需要,研究目的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现实,研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的主体是教育实践者,由研究者和行动过程的实践者结成一体,共同组成课题组,共同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实践活动——个人反思——组内互动——专业引领——调整方案——再次实践——再次反思——再次互动……经验提升,在这样一个循环反复的活动中组内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整体水平不断得到提高。2、集体讨论法又称为小组共识法。这种方法是由来自老师在集体会议上针对某一需要预测的问题进行自由交流、集体讨论。集体讨论法可以使研讨组内每一个人自然地流露出真实的意识,激发多维的思考,使同一问题得到不同的思维碰撞。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充分利用集体的智慧。3、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法是侧重研究教育实际问题的实践性研究方法。它对科学研究的过程要求不是太严格,研究方法更贴近教育工作的实际。这一方法也是本研究过程中用的最多的方法,目的是为了把具体经验上升到观念、原则和方法论的高度,更深刻地揭示教育教学本质。四、我们的调查分析我们针对一线教师集体备课活动的认识、态度和集体备课活动的时间、形式、内容以及评价方式等进行了调研。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教师对集体备课活动的认识调查显示,90%的教师认为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很有必要,8%的教师认为开不开展都可以,2%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举行此项活动。这说明,我校绝大多数教师能够站在学校发展和自身教学的角度,正确认识集体备课活动的价值和意义。看到调查数据,我们不能不反思从前的工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159《孔乙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