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群众工作法解决基层信访问题推动信访工作制度改革,解决人民群众合理合法利益诉求,事关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国家长治久安。面对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做好基层信访工作,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20XX年以来,XX市委、市政府把信访工作作为重点切实抓紧抓好,信访形势持续稳定好转。20XX年,XX市信访局被评为“全国信访系统先进集体”。一、改进作风,强化责任,加强信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把接待群众来访视为责任。XX市把领导干部接访下访作为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一项重要制度,坚持定点接访、主动接访。要求信访干部“乐于接访”,视信访人为亲人,视接访为家事,带着责任去接访,带着感情去接访;“勇于接访”,直面矛盾、敢担责任,和群众面对面解决信访复杂问题;“善于接访”,合情合理、合法合规解决群众诉求,做到政策底线不突破,方法措施可选择,群众满意不反弹。推动接访常态化和制度化。坚持“五项接访”制度。坚持“一把手”责任落实制度,从20XX年开始,全市每年召XX县区、乡、村三级党政“一把手”和市直、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信访攻坚大会,市、县、乡、村四级书记面对面点评信访工作、分析信访形势、落实信访任务。坚持主要领导带头接访制度,各级党政“一把手”每月至少接待一次信访群众。坚持分管领导随时接访制度,分管信访工作的党政领导在发生集体信访时,必须第一时间到位接访,将问题及时解决到位。坚持所有领导轮流接访制度,市、县两级四大班子领导轮流到信访服务中心,接待群众来访,落实接访责任,履行接访义务。坚持重要时段无假日接访制度,在重大活动、重要会议期间,各级领导干部坚持坐班接访,节假日不休息,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行”。20XX年以来,市县两级领导干部共接待来访群众8769批次39922人次,及时有效解决了群众的合法合理诉求。第1页共4页攻坚克难,化解积案。领导干部接访,不是做样子,而是要攻坚克难,特别要着力化解疑难信访积案。我们坚持“四个一”。一是坚持“一年一专题”。市、县两级4年共化解中央、省、市交办和排查出的1829件信访积案。二是坚持“一季一案件”。书记、县长累计处理的448个案件全部结案,息诉罢访率97.9%。三是坚持“一案一督查”。由市委督查室牵头,有关部门配合,对重点案件进行联合督查。督查的622件信访事项结案率达100%。四是坚持“一困一救助”。建立信访救助资金,对生活生产困难的信访人实施帮扶救助,4年来累计投入3.65亿元,解决了3.2万多件民生信访问题。在信访积案化解过程中抓好三个环节:事前调查研究,做到胸中有数;事中有序接访,合法合规、合情合理与信访人达成解决问题的共识;事后跟踪问效,对未落实的事项及时“会诊”,拿出彻底解决的措施,直到案结事了。二、工作前置,把握规律,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发生重视风险评估源头治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决策理念,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把信访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的前置程序和必备条件,制定出台了《XX市重大社会决策、重大工程项目信访源头预防和风险评估工作制度》。各级各部门在重大改革与建设项目的实施中,坚持做到“群众工作做不通,工程项目不开工”。去年实施的“7451”城建重点工程,征地4千多亩、征拆房屋5万多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1.7万平方米。由于源头预防到位,涉及征拆工作的19个村、3700多农户,没有一户上访、没有一个群众阻挠施工,实现了“和谐拆迁、和谐建设”。抓住带有普遍性的重点问题。针对具有多发性、普遍性的问题,及时总结有效方法,探索完善相关政策,从政策层面化解同类问题。村矿、村企纠纷是引发群体性事件和越级信访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解决村矿、村企矛盾,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村矿(企)矛盾调处工作机制的18条意见,建立了集预防、排查、控制、调解、处置于一体的村矿(企)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平台,村矿、村企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第2页共4页群体上访大幅减少。依法化解信访难题。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在预防和减少涉法涉诉信访中的作用,将法制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