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青春中激扬------读“班级管理初探”---来自第一线的成功经验的感受哈一六五中学:刘春梅我读了“班级管理初探---来自第一线的成功经验”,那里面有很多好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我想,身为班主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法,我倒是更加关注管理之后的效应,我们的管理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才算成功那?由于我们面临的学生的生源的现状,可以说,四年后能真正步入重点高中的孩子不会很多,甚至可以说寥寥无几.那么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我们在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中能带给他们什么?让他们有什么收获?这是我每带一个班级都要思考并尝试去做的事情.孩子在学校的这几年中,是其生命流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孩子的快乐与痛苦,提升与创造都是靠我们的手来翻阅的。我想:我们要在孩子的心灵深处播种幸福和自信。这样在学生离开学校的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是否有拼搏的精神,创新的意识和对未来的理想和追求.即使不能升入高中,依然让学生有信心去选择,因为”条条大路通罗马”.在这篇文章中提到了竞争带动管理的方法,我在我的班级教育中也采用了这种方法。努力打造一种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团结,竞争,友爱的精神熏陶下,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人。每一名同学都是集体中的一员,要有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信念,因此,在各种大型活动中,要让我的团队中的精英去参与管理,并在每次的活动后及时总结他们的不足,及时地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我对学生最常说的话是:“如果是二年四班集体亮相的时候,就不要让老师说话,如果我说话了,那后果将很严重。”同时我在班级的教育管理中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品格。.作为妈妈,每天我最关心的就是我的宝贝在幼儿园有没有快乐的成长,所以,作为老师,我同样能够理解家长的期待,我要让37个孩子的家长放心.所以,在班级我大力提倡互助互爱的精神.营造爱与被爱的氛围.同学之间没有歧视,没有功利,没有厌倦,懂得感恩.都说现在的孩子不缺爱,有爱的孩子无疑是幸运的,幸福的,然而,生活上的满足不能代替孩子精神上的孤独,精神上的自强自立也不能逃避经济尴尬的现实,一些学生因父母离异,或因家庭贫困,或因身体残疾等原因,孩子的表现往往带有鲜明的家庭烙印和社会背景.案例一:大家都很熟悉我们班的谭鹏和他的奶奶,其实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并没有给予特别的关爱,但我们的接纳和包容,却给家长很大的安慰,尤其奶奶总想着尽自己的能力去回报这份关爱.每天在放学时,我都会嘱咐一句:阿姨,天冷路滑,慢点走.鹏鹏扶着点奶奶,鹏鹏书包自己背.有时候,奶奶或孩子有病,好几天不来,在来得时候我会说:好些了吗?其实我们在做的时候,同学们也在看,在效仿,现在很多孩子都会主动的和奶奶打招呼,和奶奶讨论问题,我们相处的很融洽.同学们在这种爱与被爱中学会了感激.同时这种身教胜于言传的教育效果是很明显的。案例二: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单靠说教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我充分利用不同的节日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例如:母亲节,父亲节,等,我都提前嘱咐学生要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事,或买一个小礼物,或送一张小卡片,总之要学会对自己的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激,并把它当作一总习惯。其实在这些节日中孩子们最重视自己的生日了,他们在这一天都有期待,期待父母的礼物,也有的和好朋友一起出去过生日聚会。在今年的10月21日,那天,我说:今天是我家宝贝的生日,你们说,我应该送她什么礼物那?学生们七嘴巴舌:买玩具,大吃一顿,买礼物-----然后我顺势一说:宝贝太幸福了,也幸亏不象你们这么多心眼,要不的狠狠宰我一顿了。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你们的生日,妈妈的苦难日,你们是体会不到妈妈生你们时的痛苦的幸福的,所以我希望你们在过生日的时候不要忘记自己的妈妈,就算不用语言表达,也要在心里感谢妈妈,感谢这个把你带到这个世界的人,并抚养你成长的人。只要我们善于抓住教育的时机,我们一定会在有形和无形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我们的学生。把爱建立在言行的感动中,把善良,真诚,正直,宽容,智慧教给每一个孩子。案例三:作为教师,在我们期待的得到学生尊重的同时,也不要吝啬我们对学生的关爱。而且,在你付出你的关爱的时候,同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我从不拿学生的成绩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