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自然領域教學計畫(一)為了加深兒童對植物成長過程的了解,而安排兒童親自種菜,希望透過實際播種、發芽、生葉、收成等歷程,明瞭植物體的生長階段。透過兒童在種植……期間發現的許多難題,例如:蟲害、枯萎,進而培養兒童解決問題的能力。(二)透過觀察、記錄、討論與實驗等方式,讓兒童能從中發現水的三態。首先,引導兒童運用五官觀察冰與水的特徵,並學會用科技產品,例如:冰箱、吹風機,來使冰與水的狀態改變;接著,從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現象,推理和實驗證明水蒸氣的變化;最後,能察覺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並藉由省水洗手大作戰活動,培養兒童問題解決能力。(三)透過猜謎、觀察、記錄、表演、分類與蒐集資料等方式進行,希望在活動的進行中,兒童能領會動物的身體特徵、動物的運動方式,以及動物身體構造與運動方式的關係。並將學習到的基本知識,運用在實際的分類活動中。(四)透過觀測、測量、記錄與實作等方式進行。在觀測天氣活動的進行中,兒童能學會討論、分析、比較的方法,並在操作過程中養成主動探索、獨立思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解讀天氣預報的內容,能了解各個項目的敘述方式,進而對特殊的天氣變化做好因應措施。26起訖週次起訖日期單元名稱分段能力指標學習目標教學活動概要教學活動重點教學節數教學資源評量方式六大議題十大基本能力第一週1/19|1/251.種菜前的準備1-2-1-1察覺事物具有可辨識的特徵和屬性1-2-2-4知道依目的(或屬性)不同,可做不同的分類1-2-5-2能傾聽別人的報告,並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1-2-5-3能由電話、報紙、圖書、網路與媒體獲得資訊6-2-1-1能由「這是什麼?」、「怎麼會這樣?」等角度詢問,提出可探討的問題6-2-3-1養成主動參與工作的習慣察覺各種蔬菜的主要食用部位。會將蔬菜歸類為:根莖類、葉菜類、花菜類和果實類。活動二:蔬菜部位分類活動3.利用常吃的蔬菜進行分類。31.各式蔬菜。2.種子。3.放大鏡。4.蔬菜圖卡。1.兒童能知道蔬菜的主要食用部位。2.兒童能為蔬菜作分類。【資訊教育】1-2-1了解資訊科技在人類生活之應用。【環境教育】2-1-1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基本的生態原則。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四、表達、溝通與分享九、主動探索與研究27起訖週次起訖日期單元名稱分段能力指標學習目標教學活動概要教學活動重點教學節數教學資源評量方式六大議題十大基本能力第二週2/25|3/31.種菜前的準備1-2-1-1察覺事物具有可辨識的特徵和屬性1-2-2-4知道依目的(或屬性)不同,可做不同的分類1-2-5-2能傾聽別人的報告,並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1-2-5-3能由電話、報紙、圖書、網路與媒體獲得資訊6-2-1-1能由「這是什麼?」、「怎麼會這樣?」等角度詢問,提出可探討的問題6-2-3-1養成主動參與工作的習慣1.蒐集資料認識種菜需準備的項目。2.認識種植用具。3.察覺蔬菜生長所需條件。查出目前的季節盛產哪些蔬菜,並且準備這些蔬菜種子,預備種植。準備蔬菜種子包,並閱讀袋後注意事項,準備種植器具。活動一:準備種菜1.準備各種類蔬菜種子包。2.觀察並比較各種蔬菜種子的特徵。3.查資料了解種蔬菜需要準備的用具。4.認識各種種植工具。5.討論適合蔬菜生長的環境。31.種子包。2.蔬菜圖卡。3.培養土。4.花盆。5.鏟子。6.灑水器。1.會蒐集種植蔬菜的相關資料。2.了解不同蔬菜是由不同種子所種出。【資訊教育】1-2-1了解資訊科技在人類生活之應用。【環境教育】2-1-1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基本的生態原則。一、了解自我與發展潛能四、表達、溝通與分享九、主動探索與研究28起訖週次起訖日期單元名稱分段能力指標學習目標教學活動概要教學活動重點教學節數教學資源評量方式六大議題十大基本能力第三週3/4|3/122.開始種菜了1-2-5-1能運用表格、圖表(如解讀資料及登錄資料)2-2-2-1實地種植一種植物,飼養一種小動物,並彼此交換經驗。藉此栽種知道植物各有其特殊的構造,學習安排日照、提供水分、溶製肥料、選擇土壤等種植的技術5-2-1-1相信細心的觀察和多一層的詢問,常會有許多的新發現5-2-1-2能由探討活動獲得發現和新的認知,培養出信心及樂趣6-2-2-1能常自問「怎麼做?」,遇事先自行思考解決的辦法6-2-3-2養成遇到問1.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