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本文平实的语言和传神的细节描写;学习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2.过程与方法:阅读方法上,以朗读训练为重点;内容探究上,以学生自学为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写作练习上,学习运用截取法来叙事抒情的训练。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亲的深深爱子之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优良品质。教材重点、难点:1.重点:深入体会文章表现的父子间的深情。2.难点:理解文章质朴、含蓄、动人的语言。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方法:诵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播放崔京浩的《父亲》,以感人的音乐导入课文《背影》。2.其实,陪伴我们一生、如阳光一样照亮了我们生命的爱,不仅仅来自母亲,还来自我们的父亲。父亲,给予我们的是一种深沉厚重的爱,这就是父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歌颂父爱的著名篇章——《背影》。它的作者是著名爱国学者朱自清。二、明确学习目标三、课前检测四、新授(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2)文中一共几次提到父亲的背影?(3)课文哪些地方着重写了父亲的背影?2.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二)精读赏析,品味情感:1.播放视频,学生在听读中初步感受父子情深。2.提问: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刻画父亲买橘子的背影的?3.学生小组合作交流。4.小结。5.有感情的朗读本段,熟读成诵,再次体会父亲的爱子深情。(三)品味语言,感悟主旨:1.本文的语言是十分朴实的,特别是父亲的话,虽然不多,却含义丰富。请找出最让你动情的父亲的话语,谈谈你的体会。2.学生指出句子后,师生共同体味父亲言语里面蕴涵的深厚感情。在学生自主、探究、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适当引导、点拨。3.小结。(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1.请大家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能截取最让你感动的瞬间,说说你的父亲或母亲吗?(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教师给予肯定的评价,并鼓励学生把这些话说给父母听,达成双方的共同理解。)2.请同学们将父亲或母亲最精彩的瞬间融人你的情感,写下来。3.交流写作心得。(五)课堂小结:其实生活中并不缺少爱,而是缺少发现爱的眼睛,缺少细心体味的心。同学们,父母给予我们的爱是无可比拟的,请大家在享受亲情的同时,珍惜它、回报它,让我们一起沐浴在浓浓的亲情中。五、布置作业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写一篇记述父母、祖辈、老师、同学关爱自己的文章,题目自拟。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以其感情真挚自然见长,所以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通过品读“背影”来感悟文章蕴含情感上。文章的标题即是“背影”,父亲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背影,背影在文中多次出现,是贯穿文章的主线。抓住“背影”,也就抓住了理解本文的关键。因而,我在教学设计中选取了易于学生领悟文中所渗透的父子深情的角度,设置了几个层层深入的环节。先是由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父亲》导入,让学生初步进入到一个感悟亲情世界的氛围当中。之后是“初读文章,寻找父爱足迹”这一环节,通过动作攀爬—-艰难背影衣着黑色---沉重姿势蹒跚---年迈父子深情这一环节的实施,学生对文章能有一个初步的体会,找出文中提及背影的文字,抓住文章主线。再来“品读,聚焦父爱画面”,让学生通过品读,得到发现,发现这幅感人的“背影图”是通过多种人物描写方法塑造出来的,然后直奔第5段,重点品析了望父买桔的背影。然而仅仅是父亲为“我”费力买橘子这一画面让作者感动吗?并不是,而是作者从那个背影当中感悟到了深深的父爱。于是便进入下一环节:研读,感悟至深父爱。通过结合当时的家庭状况和父亲的境遇、父亲的言行,特别是父亲送行时的几句话以及作者看到背影前后对父亲的理解,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走入深深的父爱。最后进行拓展延伸,以片段写作的形式对父母进行“真情告白”,从而学会感恩,关爱身边爱着自己的人。本课教学基本实现了教学设计中的目标和重点,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让学生通过研读文本获得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