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扶贫办扶贫开发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八角井村在市政协金嘉祥副主席的直接关心和联系督导下,在市县相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确定通过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增强村域经济“造血”功能,实现脱贫增收的扶贫路径。目前,各项扶贫开发工作有序推进,村民人均收入较去年增长25%,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一、市县帮扶部门联动,优化扶贫工作机制按照市政协7月12日《关于xx县大塘镇八角井村扶贫督导座谈会会议纪要》,镇村干部积极落实帮扶措施,主动与市县帮扶部门对接研究扶贫项目和措施,邀请相关部门和企业深入实地查看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现状,走访了解贫困人口情况,分析研究今年拟实施的扶贫开发项目,迅速打开了八角井村扶贫开发工作局面。在此基础上,镇党委政府主动作为、积极对接,建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自主”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全面整合各方资源,协同推进八角井村扶贫开发工作。一是政府主导。将扶贫开发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设置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新居工程等工作组,分项对上协调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统筹抓好各项工作。二是社会参与。坚持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贫困户帮扶等重点扶贫开发项目中,吸引有能力、愿意为群众服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社会人士,给予资金支持,参与扶贫开发工作,不断拓宽扶贫开发资金渠道,力促八角井村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群众增收脱贫。三是群众自主。坚持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组织群众投工投劳,调地划线没有占地和青苗赔偿,成立由群众代表组成的监督小组,对工程进度进行全程监督,并参与工程验收。二、围绕整村脱贫致富,全面完成扶贫开发项目按照7月12日市政协扶贫督导会议议定事项,在市县帮扶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各项扶贫开发项目推进有力、成效明显,受到市县领导和部门的充分肯定。(一)产业发展方面。坚持把发展猕猴桃作为群众增收致第1页共4页富的主要抓手,探索“公司+合作社+示范园区(小业主)”模式,现已建成占地1100余亩的千亩猕猴桃示范园区,有效发挥金鹅山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利用市级贫困村产业扶贫资金10万元完成500亩去杂工作,现已进行验收。500亩猕猴桃有机认证工作已与县农发局对接,已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将按程序申报认证,争取年底完成。猕猴桃冷冻库项目已与县农发局对接,目前县农发局正在制定相关规划力,力争列入市级10个10万亩粮经高产高效示范基地项目,由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具体实施。(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强与市、县帮扶部门对接,组织群众投工投劳,高质量完成各项基础设施项目。目前,投资130万元的官桥已建成通车;投资74万元的猕猴桃园区至复兴乡的2公里外联路已完工通车;猕猴桃园区内1.77公里生态沟渠、350米临溪河危堤整治项目已按照方案正在实施过程中,今年12月30日前全部完工。猕猴桃园区的3500米产业道路已完成设计和调地等准备工作,现已开始实施,预计2014年3月完工。(三)帮扶贫困户方面。村与市政协委员、xx市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瑶盖商定,拟定对八角井村47户贫困户实施产业帮扶,支持每户贫困户发展1亩以上的猕猴桃,待今年12月31日验收后每户给予3000元补贴,共计14.1万元。目前,村对47户种植猕猴桃情况进行了验收;在市政协、市县扶贫部门的支持下,12540只优质鸡苗已按每户30只的标准分发给418户贫困户、贫困边缘户和残疾户,拓宽其产业发展和增收渠道。同时,把全村5名贫困学生上报相关单位企业,寻求资助救济渠道。目前,xx区建设局已结对帮扶1名贫困学生。三、引导群众主动发展,合力推进扶贫工作今年以来,八角井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特别是结合镇党委政府安排的“四进”活动,引导群众克服“等、靠、要”的传统扶贫思想,积极发动群众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用自己的双手发展生产,增收致富,创造幸福。突第2页共4页出党员带动发展,推行党员公开承诺、践诺活动,发挥党员干部、致富能手信息畅通、种植技术成熟等优势,与贫困户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指导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