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师幼互动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形态,它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教师内在教育观念、教育能力和外显教育手段于教育行为相结合的综合表现。在传统幼儿教育中,教师是教育方案的设计者、执行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者;是幼儿生活的看护者;是幼儿行动的指挥者。幼儿往往是接受知识、技能的容器。这样的教育形式,虽然也能使幼儿掌握知识和技能,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但由于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被动的接受知识、技能和道理,良好的个性和宝贵的创造意识始终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极大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幼儿个性的社会化发展。《纲要》中很多地方都体现出师幼互动的思想,如“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着”。在现代教学中,幼儿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向幼儿传授知识、技能和道理,更应该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幼儿教师应了解幼儿、尊重幼儿、理解幼儿、鼓励幼儿,促进幼儿身心和谐的发展。一、教师是幼儿心声的倾听者。作为教师要以微笑和耐心倾听幼儿的需要、想法、问题和建议,并给予适时、积极的反馈。教师工作重要的活动应该是“倾听”,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教师要全神贯注地关注幼儿,倾听他们的谈话,观察他们在各种情景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分析他们的心智发展,找出他们当时所遇到的问题。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热点,分析幼儿的探索需要,从而确立起幼儿感兴趣的主题。当活动的内容是他们所喜欢和感兴趣的时候,幼儿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幼儿的潜能得到了真正的发挥。二、教师是幼儿行为的观察者和分析者。教师应悉心观察并领悟幼儿的言行,分析了解其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不用成人的角度观察幼儿,教师经常谈要观察幼儿,可是提的多,说的多,并不等于在实践中做的好,教师往往是从成人的角度而不是从幼儿的角度去观察幼儿,因此常常是“我想他是在干什么”,而不是“我看到他在干什么”。记得有一次吃点心前,两个孩子在一个水龙头上洗手,当水柱流下来时,成成用手按住水柱,但水还是从间缝里流下来,并且弄湿了在一边洗手的李岩,老师如果从成人的角度来看幼儿,本能的反应是这是在浪费水,不好好洗手而在玩水,接下来的行为可能就是批评指责幼儿,我换好李岩的衣服后,问成成“为什么这么做”,接着和这个孩子交流,原来他想试试用手能不能按住水。孩子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可以带着孩子们的眼镜去观察他们,你会发现其中的奥妙。三、教师是良好环境的创造者。教师要创设健康、丰富的物质环境,营造愉快、宽松的精神氛围。《纲要.》中提到的“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充分显示了对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氛围的重视。要形成这种氛围,教师角色定位是核心问题。教师必须按照求,将自己定位为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幼互动的组织者和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我们要放下老师的架子,以关爱他们的妈妈,喜欢他们的朋友的身份与他们一起游戏,生活。平时有着亲近和谐的的师生关系,教育活动中才可能有自然良好的师幼互动。四、教师是交往机会的提供者。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引导和鼓励幼儿与教师、同伴进行平等、自由的交往。我们在开展语言活动的过程中,注重让幼儿在自己喜爱和熟悉的活动背景中,运用自己的语言,自主的表现表达,与老师、与同伴、与家长、与环境,共同建构认知,人格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这样的活动,非常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宽松的氛围和自由度较高的空间,也非常有利于师幼互动的进行。五、教师是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和指导者。教师应根据幼儿的成长需要和现有水平来制定教育计划,选择和调整教育内容,并适时地把幼儿的兴趣和关注的问题生成为课程内容,引导幼儿主动、积极、富有个性地发展。多数情况下,教师是以指挥者、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