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节约教育新疆精河县大河沿子中学李明波节约,一直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节约教育也一直是全社会所重视的品德教育。对学生进行节约教育,是每一位生物教师的责任。下面我谈谈自己是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节约教育,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的。一、利合课堂教学渗透节约教育(一)利用教材已有的资料对学生进行节约意识的培养例如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介绍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让学生知道我国仍然是一个少林国家,人均森林面积只有0.128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5。而且对森林资源利用不合理。教材还介绍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威胁人类社会,因此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培养节约资源和保护资源的意识。再如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八年级上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等都包含了有关节约教育内容,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材料来挖掘节约教育的因素对学生进行节约教育。(二)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适当拓展在教材中尽管有些内容与节约教育有关,但涉及的篇幅不多,也没有具体的事例,我们就可以作适当的拓展来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例如八年级上册“水域环境的保护”,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我除了讲清楚水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之外,还列举了现在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和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给学生以直观印象,告诉学生如何节约用水,如洗澡时尽量洗淋浴,洗手时在打肥皂时应该将水龙头关掉,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过衣服的水冲厕所等等,让学生知道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水资源。再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太湖蓝藻暴发的资料。通过课堂讨论交流,使学生懂得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性。课本中像这样的内容还有很多,只要教师能充分挖掘教材蕴涵的有关节约的内容,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三)利用实验来渗透节约教育学生在进行有关生物实验,都要用到一些实验材料,这时教师要教育学生节约实验材料,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试剂的美德,生物实验的试剂,材料用量一般都有规定,但学生总希望多拿多用,以为材料越多,试剂用量越多,实验效果越好,甚至有些学生把试剂、材料带回家,自己再探索研究。针对这种现象,应该及时给学生提醒:生物试剂的价格一般都比较贵,只要不影响实验效果,试剂、材料取得越少越好,以免浪费。例如在进行“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一般只要取一张洋葱表皮就够了,而且面积不必大。在进行染色时,也只要滴一滴稀碘液就好了,否则要影响观察。此外如檫镜纸,吸水纸和各种试剂也要节约使用。在进行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我们可以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用气球、饮料吸管、橡皮筋、硬塑料废片等生活中材料来模拟“鱼”,渗透节约资源和保护资源的意识。二、结合作业布置来强化节约意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布置一些调查和收集资料方面的作业来内化学生的节约意识。例如在进行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的教学时,可根据课文内容安排学生课后作业,请学生写一篇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的短文,要求先收集有关资料,把自己想象成茫茫沙漠中的仙人掌,那里雨水稀少,骄阳似火。仙人掌想尽办法寻求水珍惜水,向人类发出节约用水的呼吁。有学生这样写“如果我们再这样浪费水资源,那么我们见到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自己的眼泪”。三、结合教材中的课外阅读材料来渗透节约教育初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课外阅读内容涉及节约资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课外阅读材料来渗透节约意识。例如学生通过阅读七年级上册“无土栽培”这部分内容,让学生明白如何利用科学技术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激励学生学好科学知识为社会作贡献。再如七年级上册的“节水农业”,可以告诉学生因缺水或浪费水造成的危机。在农业灌溉方式,大量浪费水的现象到处都有。为此我们应当改进灌溉方式,发展节水农业,并让学生在自己的家乡调查人们是怎样进行灌溉的?当地水资源状况怎样?并对改进灌溉方式提出建议。让学生主体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去,再也不要去浪费资源,不要去破坏资源,不要去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