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泵送混凝土施工工法伴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工程规模日益庞大,原有的混凝土施工工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泵送混凝土是一种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先进的混凝土施工工艺,自其问世以来,已经在工程建设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泵送混凝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施工生产的效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特点1.1施工简便,安全操作性强。1.2科技含量较高,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1.3由于砼采用集中搅拌的方式,大大降低了环境的污染。2、使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所有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作业。3、工艺原理3.1进行配合比设计,拌制满足设计规定的强度、耐久性、具有能顺利通过管道、不离析、不泌水、不阻塞和粘滞性良好的可泵性性能的混凝土。3.2利用混凝土输送泵将混凝土输送到混凝土浇筑区域。4、工艺流程2泵送混凝土的拌制→泵送混凝土运送→泵送混凝土配管设计→混凝土的泵送与浇筑4.1泵送混凝土的拌制混凝土各种原材料的质量应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并应根据原材料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配合比。拌制泵送混凝土,应严格按设计配合比对各种原材料进行计量。搅拌时投料次序,除应符合有关规定外,粉煤灰宜与水泥同步;外加剂的添加应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且宜滞后于水和水泥,泵送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执行。每种配合比的泵送混凝土全部拌制完毕后,应将混凝土搅拌装置清洗干净,并排尽积水。4.2泵送混凝土运送泵送混凝土的运送应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现场搅拌站搅拌的泵送混凝土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运送,但必须防止混凝土的离析和分层,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数量应根据所选用混凝土泵的输出量决定。4.3配管设计要点4.3.1混凝土输送管,应根据工程和施工场地特点、混凝土浇筑方案进行配管。应尽可能缩短管线长度。为减少压力损失,少用弯管和软管。输送管的铺设应保证安全施工,便于管道清洗、故障的排除和装拆维修的方便。4.3.2在施工方案中要对考虑混凝土输送管道的布置,管3线要求布置得横平竖直。应绘制布管简图,列出各种管件、管连接环、弯管等的规格和数量,提出备件清单。在同一条管线中,应采用相同管径的混凝土输送管;同时采用新、旧管段时,应将新管布置在泵送压力较大处。4.3.3混凝土输送管应根据粗骨料最大粒径、混凝土泵型号、混凝土输出量和输送距离、以及输送难易程度等进行选择。输送管应具有与泵送条件相适应的强度。应使用无龟裂、无损伤和弯折的管。输送管的接头应严密,有足够强度,并能快速装拆。4.3.4混凝土输送管道垂直向上配管时,地面水平管长度一般不小于垂直管长度的四分之一,并且不小于15cm;或者按照混凝土泵的产品说明书的规定配制在混凝土泵机Y形管出料口3-6m处的输送管根部应设止截止阀,以防混凝土拌合物反流。4.3.5混凝土输送管道向下倾斜配管时,当配管的倾斜角度大于4°-7°时,管内的混凝土会因自重下移动,造成石子与砂浆的分离,容易堵塞管道,故应在斜管的上端设排气阀;当高差大于20m时,应斜管下端设5位高差长度的水平管;如条件限制,可增加弯管或环形管,满足5倍高差长度的要求。泵送施工地下结构物时,地上水平管轴线应与Y形管出料口轴线垂直,以达到上述目的。4.3.6混凝土输送管的固定,要求不得直接支承在钢筋、4模板及预埋件上。水平管要求每隔一定距离用支架、台垫、吊具等固定,以便于排除堵管,装拆和清洗管道;垂直管宜用预埋件固定在墙和柱或楼板预留处。在墙及柱上每节管子不得少于1个固定点,在楼板预留孔处均应固定;垂直管下端的弯管,不能作为上部管道的支撑点。应设钢支撑承受垂直管重量。垂直管固定在脚手架上时,根据需要对脚手架进行加固。4.3.7在高温炎热季节施工时,要在混凝土输送管上遮盖湿置布或湿草袋,以避免阳光照射,并注意每隔一定的时间洒水湿润。这样能使管道中的混凝土不致于吸收大量热量而失水。导致堵塞,并能减少混凝土的温升。4.3.8在严寒冬季施工时,混凝土输送管道应用保温材料包裹,以防止管内混凝土受冻,并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4.3.9在水平输送距离超过200m,垂直输送距离超过40m,输送管垂直向下或斜管前面布置水...